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3-05-16  阅读:次   |
42.9K

  据《新京报》报道,从2019年起,北京市怀柔区聘请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科技专家、学者、工程师担任中小学科技副校长,目前实现了全区34所中小学全覆盖。与此同时,怀柔区还建立了科技教育专家资源库,包含了天文学、力学等不同领域,让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联系相应领域的专家,给学生提供指导。

  “双减”政策是“十四五”期间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举措之一,对构建我国义务教育良好生态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极其关键,是激发青少年科学潜能、厚植科学精神的重要抓手。因此,要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此外,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这也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加大科学教育力度、优化科学教育师资、拓展科学教育平台等提出新的时代任务。

  “双减”政策指向教育公平和提升人民教育满意度。发挥好“双减”政策的减负作用,要突出对青少年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的科学引导,积极孵化青少年的科技梦。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通过聘请专家、学者进校园等举措,打破了学校开展科学教育的资源壁垒,丰富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内容,为科学教育的开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不仅回应了党和国家对科学教育的要求,还落实了学生创新素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

  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其一,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各地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把学生的作业负担、科学实践、身心健康状况等纳入教育质量评价范畴。其二,优化学校科学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盘活引入资源,帮助学校优化科学教育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提升创新素养等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其三,建立督导沟通机制。例如,出台“双减”信息公开制度,利用大数据完善课程监测预警机制,使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等课程活动的开展在监督下稳步发展。其四,持续净化“双减”政策实施的社会环境。厘清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的权责范围,提升全社会对“双减”的支持力和配合度。

  “双减”政策的落实要与科学教育的推进同频共振、相向而行。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不仅需要国家层面做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更需要各地教育部门积极营造科学教育氛围、盘活资源,打造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和活动空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双减”政策,为科技入校、入园开拓新空间,激发学生科学梦想,培育学生科学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和人才支撑。

  (作者马金祥 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