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年蚁后》《树孩》看成人文学作家的“跨界”写作 )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1-09-30  阅读:次   |
42.9K

  “伟大的文学最终都趋向于儿童文学” ——从《多年蚁后》《树孩》看成人文学作家的“跨界”写作 )

  国家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孙惠芬说“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写一部童话”。然而,2020年的疫情使她的乡村采风从“人”转向了“自然”,与蚂蚁、蜥蜴、松鼠等动物日益亲密的关系不仅疗愈了她从小便有的对大自然的恐惧、对各种动物的恐惧,还催生了《多年蚁后》这部童话。她坦承:“这部作品的灵感,就来自不与人类之外生灵作对、在恐惧里看着恐惧的时候。”

  《多年蚁后》是一部叙事巧妙、充满哲思奇想的童话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童童的男孩,偶然间与一只蚂蚁成为朋友,获得抗拒孤独的力量,内心逐渐强大的暖心故事。9月17日,接力出版社为孙惠芬首部儿童文学作品在现代文学馆举办了研讨会。

  巧合的是,著名作家赵丽宏儿童文学长篇新作《树孩》(长江文艺出版社)研讨会前一天在现代文学馆的隔壁鲁迅文学院召开。这也是一个涉及自然、生命、童真的故事,书写了黄杨树经历山火焚烧后被雕刻家重塑为木雕——树孩,并在人世间历经一段奇妙的旅程,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歌颂了勇敢、善良、坚韧的美好品质。

  这两部儿童文学作品都是成人文学作家的“跨界”之作,所不同的是,赵丽宏2013年出版了首部童年成长小说《童年河》,之后,又相继创作了儿童小说《渔童》《黑木头》,以及儿童诗集《天空》。

  孙惠芬的童年缺乏童话书籍的启蒙,又因害怕各种昆虫、动物而阻碍了与自然的交流,她自认为这也阻碍了自己童趣的发散、发掘和想象。所以创作《多年蚁后》的过程,让她感觉仿佛回到了童年,重新活了一回:“我在路边跟踪一个个推着粪球的屎壳郎、一队队搬家的蚂蚁;我长时间在草丛里盯视鬼头鬼脑的蜥蜴,树叶上一屈一伸的毛虫;一条大狗朝我跑来时,我定定地站在那里,屏住呼吸……”

  曾写过《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生死十日谈》《寻找张展》等中长篇小说的孙惠芬称自己是一个很笨的写作者,她说:“我一直尊敬写作生命在身体里的发声,这个东西来到我的生命里,我就尊重内心的感受。”去年夏天从乡下回到大连后,有一天早晨,她在家里看到一只蚂蚁,她去卫生间它也去卫生间,她去厨房它也去厨房。她就想:“它是想告诉我什么吗?”这时,她感知到她将把3个月乡下生活的所见、所思、所感写成一本书。这便是孙惠芬“闯入”儿童文学领域的机缘。

  与孙惠芬不同,赵丽宏从小就和小动物、植物打交道,把它们视作有感情有灵性的生命和它们交朋友,他把这些经历和思索作为灵感来源,经过多年构思,创作了这部长篇童话《树孩》。作为一名在诗歌、散文领域颇有建树的作家,谈及近年的儿童文学写作,他表示,自己在创作中真正变成了一个孩子,创作儿童文学令他有返老还童的感觉,这种快乐是以前的写作所没有的。

  专业的儿童文学作家出现于19世纪后半叶,此前,西方的儿童文学创作者几乎都是成人文学作家或教育工作者,如马克·吐温、斯蒂文森、吉卜林等都是“兼职”的儿童文学作家。“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作为文化产业的儿童文学出版日益繁荣,专业的儿童文学作家队伍开始壮大。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后,张炜、马原、阿来、虹影、周晓枫等越来越多的成人文学作家开始为儿童写作,并成为一种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海飞认为,一批成功的“大”作家为小读者创作儿童文学是我国儿童文学“第二个黄金时代”的重要标志。

  2012年,著名作家、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出版了自己的首部儿童文学作品“半岛哈里哈气系列”,2014年,又推出小说《少年与海》。

  2018年,散文作家周晓枫出版了自己的首部童话作品《小翅膀》。由于之前读过的一些童话充满了甜腻,她认为给孩子读这样的作品是浪费时间、降低智商,消耗精力,所以希望自己的童话更诚实,能让成人和孩子一起读。她觉得文学创作方式的转变如同把作家变成了一个陌生的自己,虽然这个过程充满挣扎,但是最终对自己的成长是一种肯定。

  成人文学作家的加入给儿童文学带来了什么?可能正如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韦苇评价张炜的《少年与海》时所说的:“它对儿童文学创作者最突出、明显的示范意义,就是语言的充分文学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在评价《树孩》时表达了相似的观点:纯文学作家对儿童文学最大的意义是提升作品文学性表达的深切与厚重。她认为,《树孩》借助木雕,在文化印记上对中华的艺术传统有很好的标识作用,让小读者能够在成长性阅读上有所满足。看到孙惠芬的《多年蚁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表示,为小读者感到高兴。他说,对儿童文学来说,“爱”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却也是最难写的,能够把这样一个故事写得如此动人,需要创作者的生命里有百感交集的丰富层次。

  儿童文学作为“儿童的文学”,创作者被赋予了一种无法消解的关系,即“成人”与“儿童”的关系。给孩子写作,必须面对并处理好这一关系。这是儿童文学研究者朱自强在《儿童文学概论》中提出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既单纯又深刻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称赞《多年蚁后》是一次成功的“浅语”写作。“没有一个高深的字眼,平常到极致,但是表达了通透的哲思。”他认为孙惠芬从成人文学那里一脚踏入儿童文学,马上找到了叙述方式和自洽的尺度。

  文学评论家刘頲认为,优秀的成人文学作家进入儿童文学写作,在做的工作是恢复儿童认知和处理复杂关系的权利,是对已有的儿童文学规定的拓展,或许会成为当代儿童文学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说到为儿童写作的初衷,张炜曾经说,他写儿童文学,不是成人文学之余的放松和尝试,而是对自己个人文学生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与博尔赫斯“伟大的文学最终都趋向于儿童文学”表达的是同一种判断与追求。

  “我相信,不论成人文学还是儿童文学,相比较于形式,我更在意心底的感觉。我尊重自己的内心,努力放大自己的感觉去触摸生命。”孙惠芬说。

  跨界写作给儿童文学创作带来了异域风景。曹文轩预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优秀的成人文学作家转移战场,进行更持久的跨界亮相,无论如何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称赞的事情。

  有着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人双重身份的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表示,欢迎有丰富创作经验、适合儿童文学创作的成人文学作家参与到儿童文学创作中来,为丰富中国儿童文学宝库而共同努力。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