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志愿服务的魅力 ——记志愿教授张晓红和她的志愿者学生
深夜12点,中国农业大学负责志愿服务工作的团委兼职副书记郝琦伟还在办公室忙碌着,新学期开学,有几个新志愿服务项目要筹备启动,很多细节都要考虑清楚。
叮咚……就在郝琦伟冥思苦想时,手机来信息了。
“这么晚还有谁没睡觉?”她这样想着。打开微信一看,是张晓红老师发来的信息,建议她要确保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
张晓红是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也是郝琦伟的研究生导师,专门研究志愿服务并长年到处去做志愿者。正是在张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郝琦伟才走上志愿服务道路,让已经服务1700小时的她毕业后成为专职志愿服务管理人员,并且收获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志愿行动蕴含着强大的教育力量。志愿教授张晓红正带着她的志愿者学生们在这片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从志愿行动中获得启发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志愿者’家喻户晓,10多年过去了,人们对‘志愿服务’这一概念的认知还有问题吗?其实是有的。随着志愿者本身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变化……”
讲台上,张晓红教授正在为大一学生们讲授《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这门选修课。从2009年开始,这门带有鲜明实践特色和个性色彩的入门课程,已经在中国农业大学开设了13年,为无数学子进行了志愿服务“启蒙”,指引了一大批学生走上志愿服务道路。
杏坛深耕30余载的张晓红,获得过很多荣誉:“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首届魅力教师”“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然而最令她骄傲的称谓,还是“志愿者”。
2008年,为教学挖掘实践抓手的她,毛遂自荐成为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的一名志愿者,担任理论研究顾问,想从中发现育人的新载体。刚到志愿者联合会秘书处工作,就赶上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她主动请缨前往灾区,为北京青年医疗志愿者抗震救灾服务队打前站,负责物资运输及志愿者生活供给,吃住在大马路上,奔波在震区。
在机场运输北京援助的物资时,张晓红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原定1.8吨的货物增加到近4吨,预定的小货车派不上用场,现场没有这么多搬运工,而灾区的物资需求迫在眉睫。身为成都人的张晓红,动用自己在老家能找到的一切人脉,甚至发动身边萍水相逢的热心人,通过系统的安排和协调,组建了临时志愿者队伍,最终顺利解决物资装卸和运输困难。
“要不是当地的志愿者,物资也不会那么顺利到达灾区。志愿服务并不是凭一腔热情就能做好,从人员的招募,到志愿者的调配、管理,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张晓红感慨地说。正是从这次救灾经历开始,张晓红坚定地走向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也是那一年,百年奥运圆梦北京,张晓红倾情投入,以志愿者身份投入奥运会志愿服务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中,中国农业大学是摔跤比赛、坐式排球比赛场馆所在地,学校共有2000余名学生志愿者参与比赛场馆志愿服务。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不怕苦、不怕累,通过服务奥运会,丰富了人生阅历,增长了才干。这些事情,都让张晓红看到志愿行动蕴含的教育力量,这也开启了她的志愿服务育人历程。
推动志愿服务进课堂、入课程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如何利用奥运会志愿行动的宝贵财富,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和教材?这是身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张晓红一直在琢磨的问题。
2009年,张晓红开设公选课《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课上教授学生志愿服务理论知识和方法,课下指导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学年两次,从未间断。
“开设志愿服务课程只是一个开端,最终的目标在于逐渐培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精神和习惯,并通过志愿服务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正向价值的社会化的人。”张晓红说道。
“之前,我对志愿服务的印象停留在给社区打扫卫生、扶人过马路的粗浅层面,但在张老师指导下,我的思路和眼界豁然开朗,认识到各行各业都有志愿者的用武之地。”曾是张晓红2015级硕士研究生、现在北京儿童医院专职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刘畅说,“我所在的医疗领域对志愿者需求旺盛,有了理论支持和在学校就开始的志愿服务经验,帮助我在项目、管理、团队等各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医院的志愿服务道路。”
郝琦伟参加过建党100周年、国庆70周年等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目前也是北京冬奥会储备志愿者。她说:“张老师将全部精力和热情都献给志愿服务,她非常希望学生们能将志愿服务作为一项事业投入其中。她常常跟我说,不管以后到了什么岗位,志愿服务一定不能丢,做成自己的特长,于人于己都很重要。”
2016年,在学校党委和团委大力支持下,张晓红积极参与推动中国农业大学实现全校入学本科新生全员注册成为志愿者,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志愿服务课,在奥运场馆进行,“志愿人生第一课”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持续至今;2018年,她带领研究团队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建的“高校志愿服务研究基地”落地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基地成果《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报告》《扶贫接力-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二十年思考》等陆续推出。推动志愿服务成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张晓红说付出再多也值得,她也乐意为此付出。
做志愿服务的宣传员、代言人
志愿服务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志愿服务如何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结合我国国情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机制和制度,也是张晓红一直在思考和摸索的问题。
“志愿服务不是头脑发热一窝蜂的行动,志愿者也不是廉价劳动力,如何让志愿服务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一部分,让志愿服务参与就近就便,这应该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目标。”她说。
2008年,张晓红发起成立“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撰写、出版《志愿服务体系研究》《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组织与管理》《论志愿服务教育》以及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等书籍十几部,还被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聘为志愿者工作专家,被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邀请参与志愿服务立法调研。2011年,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张晓红担任副会长至今,一直不懈地推动着志愿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了解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就能够在切身实践过程中,对志愿服务有更深的理解,更多的热爱。”张晓红经常对研究生们这么说。她的研究生都参与志愿服务,或参与志愿服务研究,有刘畅、郝琦伟这样的优秀志愿者,也有像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政治教师王华琳、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苏超莉等理论研究者和传播者。
“张老师就是志愿服务的宣传员、代言人,不仅自己热衷志愿服务,还发动了身边几乎所有朋友、学生投身或研究志愿服务。”王华琳从2009年开始跟着张晓红参与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是这些经历,让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在中学担任思政课教师的王华琳,把志愿服务与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结合起来,把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结合起来,不仅带领学校几位政治教师、德育教师共同申请了团中央学校部重大课题“中学生志愿服务案例研究”,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打造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思政课新样态》等论文。
“经过这几年研究,我们发现志愿服务对于促进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思想道德提升,都有很好的效果,中学开展志愿服务大有可为。”王华琳表示,基于学校的实践,她撰写了很多中学生志愿服务的案例,并且提交到相关部门,希望能够发挥示范作用,辐射和引领更多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在北京工业大学的思政课堂上,苏超莉将她与张晓红老师一起调研获得的公益组织、企业等机构或个人开展志愿服务的优秀案例和故事,作为思政理论课的重要素材,彰显志愿者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追求。
“这就是志愿服务的魅力,从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从一个人,感染另一个人,让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都受益、都幸福、都美好。”张晓红这样说,作为志愿教授,她带着她的志愿者学生们,让志愿服务在更多人心中和行动中落地发芽、开花结果。(特约通讯员 李凌 潘雅)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