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第八中学 加强党建领航教育 谱新时代育人华章
辽宁省锦州市第八中学创建于1923年,前身是锦县县立初级中学,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包括著名歌唱家马国光、美术家华山、国家体育健将亚太地区射箭比赛冠军梁群等人,是锦州市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
学校秉承“实践中探理,验证中求真”的校训,践行“求真至善”的教育理念,坚持把学校打造成辽宁省内管理水平一流、教育质量一流、社会声望一流、办学效益一流的高知名度与高美誉度兼备的名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学党史,抓党建,传承红色革命星火
作为“五星级党委”,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把党史学习放在首位,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创建了“旗帜领航、育人争先”的党建品牌,并构建“五星”推进平台,深入推进党史学习和全市开展的“吃透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专题学习活动。
第一,学校狠抓思政工作和教师队伍的道德建设,以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工作,把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在教师队伍中树立全员德育意识,实现党建与学校教育工作深度融合。
第二,学校在党建和德育工作中,坚持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加强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和职业培训,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教学能力,并通过开放式办学模式,创新教师管理机制,明确中层干部岗位职责,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调动年部主任的工作积极性,突出抓好班主任队伍梯队建设,鼓励所有教职工参与德育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自律、自省、自觉,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人文环境,精心培养出一支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教师管理团队。
在每年的教师节、“七一”、元旦等节日,学校党委组织带领党员干部慰问退休老教师,帮助教师解决困难,组织剪纸竞赛、教师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师们的业余生活。
第三,学校还把家校合作与社会监督作为促进教师道德与业务水平提升的途径,针对教师岗位职责与工作量制定了合理的考评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全面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专业成长的自觉性,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第四,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学校以“立足学生发展,实施德育创新”为指导思想,推行目标层次化、内容系列化、途径多样化、方法综合化的德育,并通过课程改革创新等手段,构建“13510”(即一个核心、三支队伍、五个平台、十大项目)思想政治大格局,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结合校史和庆祝建党100周年,组织编写了《百年风华(1923—2023)——锦州市第八中学校史精编》和思政课校本课程读本《明德·励志》,还在学校大门厅廊设计制作了长12米、宽3米的“学校历史沿革浮雕文化墙”,组成12人的“星河”学生解说班,开展“知校史、传薪火”系列活动,对师生进行“知校爱校”教育,帮助每名师生树立起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崇高理想信念。
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利用电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因地制宜,投入20多万元改造阶梯教室,打造“星空影院”,开展“观看红色电影,传承革命传统”观影系列活动,从中汲取新时代的奋进力量,提升师生品格修养,获取成长原动力。
最后,学校还为学生整体设计了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以及升旗讲话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每名学生的脑海;通过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把新时代中学生应有的修身内涵变成每名学生的个性化礼仪行为;借助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和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如追寻红色印记、研学旅行、乡村手拉手、国际民宿互访等,完善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形成德育课程化育人体系。
推课改,重实践,“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学校的重点工作是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学校积极落实《锦州市中小学生立德树人全面发展“101”行动计划考核细则》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五育并举”,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01”行动计划是指培养学生十项终身受用的能力和习惯,包括:规范书写、准确计算、自主阅读、清晰表达、轻松写作、阳光运动、欣赏艺术、热爱劳动、崇尚科学和志愿服务。针对这项行动计划的实施内容,学校从学科训练、班级夯实、年级强化、学校统筹、家庭及社会配合等方面着手,制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增设剪纸、泥塑、书法、电钢琴等校本课程,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开展艺术节、文化节、合唱节、读书节、体育节、升旗讲话、班团活动、社团建设、家庭教育、主题教育等制度化的德育系列活动,并在七、八、九年级的课后服务中,每天植入20分钟特色教育内容,涵盖音乐、美术、时事政治、法律常识、宇宙探索、科技动态等,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艺术、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新时代的脉搏。
为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各年部认真开展达标竞赛活动,针对课间走廊纪律、大课间操、自习班级纪律、问题学生管理、课堂秩序、学生礼仪、公物维护、室内卫生、室外卫生、卫生保持等十项指标进行考评,促进德育管理进一步精细化。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在辽宁省教育部门主办的第九届“华育杯”中小学生好作文网络大赛、国家省市信息技术创新比赛、辽宁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等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校还以学生发展为己任,加强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2021年被授予“国防教育示范校”。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培训,现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20人。学校完善医务保健室和心理咨询室建设,建立师生健康(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档案,把控特殊体质学生的活动范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课,对师生做好心理疏导,防止极端事件发生,并制定了各类突发事件安全预案,做到班级、年部、学校三级管理,使各类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学校2015年被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学校加强体育工作,严格执行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确保开齐、开足体育课时,定期组织开展师生喜爱的体育特色项目活动,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在师生中树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
新作业,个性化,以教导学建设高效课堂
学校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号召,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上,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立足“以教导学”,建设高效课堂
学校通过摸索实践,建构了一套“以教导学”的高效课堂框架,就是用“教”的艺术启迪“学”的智慧:导趣引思、导法探究、导讲释疑、导理拓展,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特长,引领学生达到更佳状态。
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采用不同学习方式,充分实现课堂效益。通过教师导学,学生能够高效理解和运用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主动求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学习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在课改中,学校力求凸显学科特色。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学习新课标,明确学科教学指导思想,完善学科特色建设方案,并在凸显学科特色的同时,构建多元化的高效课堂模式。
通过“一师一优课”的晒课、研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期)至少上好一节组内研究课;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不同教师共同演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每年的教育教学研讨展示周,多个学科尝试融合。教师的课堂设计从教学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凸显个性化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学校还以学科专题教研为龙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新路径,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舞台,提供展示教学创新的机会,并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宽教师视野,针对新、中、老教师和名师,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力求让每位教师都得到公平、公正、充分的成长机会。
合理布置作业,保证作业质量
根据《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关于进一步提质减负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作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出台了《锦州市第八中学作业管理实施方案》,对作业时间、作业内容、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做了详细规定,提出了“三做到,四确保”,即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作业内容精选适量,每天的作业有布置必批改,确保作业措施不折不扣落实,教学质量效率提升,减负提质稳中求进,规范教学长效运行。
集团化办学,谱新时代教育华章
2013年9月,锦州市第八中学教育集团成立,学校为集团核心校,锦州市逸夫中学为成员校,实行“三共享、四统一、六同步”。
“三共享”是指办学理念、教学资源、科研成果资源共享;“四统一”是指教学进度、管理制度、教研要求、质量考核标准统一;“六同步”是指同步教研、同步备课、同步培训、同步教学进度、同步测试、同步质量分析。8年来,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逸夫中学成员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家长认可度逐步提高,各项工作节节攀升,质量检测各项指标由原来的全市末位发展为稳居锦州地区前列。学生人数由整合初期的71人发展到现在的1300多人,已成为锦州市老百姓心目中美誉度极高的优质学校。
集团化办学实现了核心校与成员校协同创新、优质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成为辽宁省集团化办学工作的范例,多次被媒体宣传,为将来锦州市进一步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实践范本。
学校还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与国际的交流,开展与我国台湾及港澳地区的交流,从而开阔师生视野。
忆往昔,锦州市第八中学从历史的风云中走来,百年名校,不负传承;今天和明日的锦州市第八中学,将继续砥砺前行,谱写新时代的教育华章!
(滕增国 张宝利)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