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苏州湾实验小学 科学落实“双减”政策 积极营造教育新生态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1-11-22  阅读:次   |
42.9K

  “减负提质”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需要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全方位的实施举措,来达到“双减”政策的目标任务。

  华东师范大学苏州湾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华师大苏实小”)在坚持立德树人育人目标、落实“五育并举”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秉承“为每名学生的快乐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与“胸怀天下,格心致远”的培养目标,聚焦课后服务、作业管理、大数据评价、体育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践,多途径探索小学生减负、综合施策提质增效的科学管理举措和方法,积极贯彻落实落细“双减”政策。

  开设“阳光学堂”

  课后服务“留人留心”

  华师大苏实小是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管委会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创办的一所具有全新办学理念的公办小学。学校自2018年9月开办至今,始终本着“无条件、全覆盖、不收费”的原则,坚持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学校将课后延时服务取名为“阳光学堂”,分为两个时段内容。第一时段主要指导学生学会梳理学业、完成作业、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等,旨在培养学生乐于梳理、善于规整,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们细致、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学校自主复习巩固当天所学,及时梳理与规整学到的知识,基本做到每日所学“日日清”,回家后就有时间进行大量阅读积累。

  同时,为丰富“阳光学堂”课堂,提升延时服务内涵,学校通过第二时段选修课程的配置,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选修课程中,教师们根据自身才艺,为学生设计了艺术、体育、科技、人文四大类课程,包含“声乐启蒙”“民族舞”“绘画”“书法”等艺术类课程和“花式篮球”“足球”“攀岩”“击剑”等体育类课程,“国学”“英语绘本”“3D打印”“思维导图”等近30门兴趣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并且,学校强调家长自愿选择课后服务的原则,得到了家长的纷纷响应与广泛赞誉。3年来,学生几乎全部参与到学校课后服务提供的各项精品兴趣课程中。

  另外,为进一步提升“阳光学堂”的公正、公平性,提升家长与孩子的共同参与度,同时防止“热门”课程扎堆现象发生,学校推出了限时抢课活动。从数据显示结果看,所有课程均在5分钟内被抢完,有的课程甚至被秒抢。可见“阳光学堂”很接地气,不仅学生喜欢,也得到了家长的充分认可。

  优化作业管理

  多维提升育人价值

  作业管理是学校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努力追求高品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华师大苏实小一直致力于作业的有效管理,严控作业量,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可以合理地补强辅弱。

  一方面,学校以行政结对班级加强作业监管。通过坚持科学谋划每天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校完成作业,学习情况做到每天反馈,教师们每天及时批阅、及时纠错、及时辅导,所有行政分工结对每个班级,监督教师布置的作业量,保障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会过重。

  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学习反馈表”助力家校沟通。“学习反馈表”包含当日学习内容及重难点、在校已完成的学习任务、拓展建议3个方面,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等学科。每天有课的学科教师会在学校共享文件夹中填写好相关内容,放学后由班主任将汇总表发给家长。共享文件夹中的反馈表内容会随时接受检查和监督,严控作业量。而“拓展建议”是教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特意设计的拓展内容,以便个性化分层学习。这样既有助于家校沟通,也减轻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并且,为了检验学校“双减”工作的落实效果,学校每年均向全体家长进行在线满意度测评,结果均为全部满意。

  除此之外,学校还倡导学生“减负”教师“增压”的管理理念。“双减”之下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从某种意义上讲,减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因此,学校成立了“智汇教师成长中心”,分设五大中心,全方位和多时空激励、引领、培育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学校建设了“大数据评价系统”,帮助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业务和理论水平。教师不断探索、钻研和创新,总结有益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

  创新顶层设计

  全面升级评价系统

  更好的学习动力不是别人的鞭策,而是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华师大苏实小围绕“减负提质”致力于基于大数据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顶层设计。大数据教育评价系统大大减轻了传统教学中的低效重复劳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促使教师的教学思维从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转变,群体教育方式向个体教育方式转变,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均衡、协同、全面的发展。评价系统以实用、精准、科学为原则,以学生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的行为数据为依据,真正成为发掘学生内在潜质、成就人生价值的引力波。

  学校大数据评价始终以“双减”为目标不断升级。从建校初期智能“魔法评价”小闭环到如今的“大数据教育评价”大闭环,从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品行习惯”“集体表现”三大板块评价,提升到“尚善的品格”“尚博的底蕴”“尚进的学力”“尚美的旨趣”“尚强的身心”“尚实的行动”“尚畅的视野”等7个维度。建构了跨终端、全时空、多角度的“五育并举”评价系统,让“双减”真正实现有数据、有对策、能精准、真落实、收实效。

  全新升级的大数据教育评价系统,实现了作业“时短乐学、轻量无负”,同时又保证了学生的学业、家长的安心与放心。其一,大数据教育评价系统,随时观测到每名学生的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学校、家长根据数据分析,适时给予精准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健康发展。其二,学校通过7个维度评价的数据采集,形成学生“数字画像”,精准实施个性化教育,让大规模“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其三,“学校大数据驾驶舱”提供的全校学生动态变化的数据,让学校能及时关注全校教育教学情况,确保学生均衡发展。

  评价激励的最终目的是驱动内在潜力。减负并不是降低要求,而是应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减负。增强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积极乐观面对学习中的挑战、保持持之以恒的上进心,这才是重要的内在驱动力。大数据评价系统基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每一点进步都会被记录并得到鼓励,培养兴趣、发现特长、激励全面发展。全新的评价系统不仅使评价数据更精准,而且确保了“双减”减量不减质、减压不减力;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而且驱动他们实现自我成长。

  加强体育建设

  助力学生品格塑造

  学习如逆水行舟,本身就是艰苦之旅,只有增强学生内在的抗压能力,才能坚强面对未来。因此,华师大苏实小一直致力于“减负提质”下的体育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更多自由支配时间里因体育运动而增强体魄、砥砺德行、磨炼意志,从根本上增强学生面对未来学习与生活压力时的耐挫力和意志力。

  学校以“身心健康,生活幸福”为体育文化建设理念,以“人人爱运动,班班有特色,个个有特长”为体育文化实施目标,坚持将体育打造成赋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活动。“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更为学生健康体育运动打下了基础。

  同时,学校通过完善体育规章制度、组织申报“体育特色班级”、开展亲子互动运动等,真正保障“双减”落实。

  学校不仅制定完善了各项体育规章制度,还构建了必修课、选修课、大课间、专业队等多形式融合的体育课程体系,把形体、攀岩、篮球、足球、儿童拳击等纳入体育必修课程,把各种球类、击剑、飞盘等作为选修课程,在校内已有的运动项目基础上,继续开辟多个校外特色项目,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与内容,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知识性和竞技性。

  另外,学校为了普及体育运动,特地组织了“体育特色班级”申报活动。每个班级都可自由选择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练习,要求该班的所有学生、正副班主任和家长都能精玩该项目。班级申报后,学校通过考核,分别授予不同星级的“体育特色班级”荣誉奖牌,每年复评后星级可升降。这项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乃至家长的积极响应,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最后,学校还因地制宜定期开展阳光体育节、亲子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项目来加强孩子与家长的默契程度和家庭凝聚力,让家长感受孩子的变化和成长,希望家长可以更加重视体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打消对“双减”的焦虑心理。让家长明白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孩子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教育的“双减”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让“双减”政策更好地落地开花,做到减中有增、增中有提,回归教育本质,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华师大苏实小以前瞻眼光、务实行动实施科学管理,积极全面推进课后服务、作业管理、大数据评价和体育建设等实现“双减”落地,精准“减负提质”,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为“双减”政策赋予了更多的教育内涵,真正实现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周雪红)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