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沃土,培育“心”智慧 ——评《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论》
翻阅《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学术含量和探索性很强的书稿,我的脑海里很自然地迸出一个关键词:根植沃土。我觉得这个词形容作者张竹林和这本书非常贴切。这是一本凝聚着作者多年积淀的教育智慧和心血的力作,没有一番苦战和孤寂的历练,是不可能完成的。
本书被同时列为上海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上海市教委学校德育综合改革实践支持项目,要完成这样的课题项目必须兼具学术性和实操性。事实上,有时这是一个两难兼顾的课题,特别是对于长期从事区县教育专业管理的作者来说,能否支撑得住这两者的结合?这个问题作者已经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本书是集学术性、实践性、时代性于一体的融合探索。这是一本源自实践、看似普通但却根植沃土的用心之作,是一本充满泥土气息但又兼具学术严谨、理论探索气质的匠心之作。
构建家校社合力育人新生态
第一,这个话题契合了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历史赋予时代“唯变不变”的鲜明特征。从国际上看,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格局,“逆全球化”的思潮在一些西方国家的主导下似乎有越发明显之势。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不可逆转地与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和每个公民联系在一起。从国内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仅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而且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健康发展,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迈进。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承载着传承创新使命的教育事业,如何实现“立德树人”本源目标,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广大有识之士、一线教育工作者,无不在殚精竭虑地思考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有多元的声音和价值判断,但有一条却是在时代的洗礼中凝练一致的,那就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体系”。事实上,家校社合作育人已经成为教育的时代命题,这个课题体现了教育哲学元素。
家教指导力,新时代教师的必备素养
第二,这项研究彰显着智慧。进入“互联网+”时代,学校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立体的开放系统。事实上,当下学校教育特别是一些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家庭问题而起,因得不到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而产生严重的后果。所谓“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或问题家庭”。比如,学生在手机管理、网瘾等行为上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就是家校协作不紧密造成的,而且在真实的学校管理中,一些家长往往还会放任和庇护孩子;再者,由于欠缺有效的家校沟通,让本是命运共同体的家校关系受到了伤害,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由于“无知”而引发,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这样一种现实的教育生态对家校协作特别是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在这种教育新生态中,如不及时作出调整和跟进,这种不适应感就会产生新问题、新矛盾。
作者和他的团队开展的这项研究就是基于教育实践和问题,围绕构建家校社合力育人新生态而进行的实践探索。作者鲜明地提出了“家教指导力,新时代教师的必备素养”命题,遵循学术研究规则,融合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提出了教师家教指导力的概念、内涵,解析了教师家教指导力的组成结构、运行机理和培养路径,搭建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框架,形成了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又一个重要切口和学科专业分支。在这种理论探索中,作者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直面问题,字里行间透露着许多鲜活的案例和真实的情景,既有中肯的分析,也形成了比较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泥土草根中散发着育人智慧;也正是这种智慧,换来了丰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作者和他的团队成员扎根一线,推动家庭教育工作成为上海市奉贤区学校德育的一张名片,领衔创建的奉贤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服务中心荣获了全国妇联、教育部授予的“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称号,以及上海市文明委表彰的“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秉承和体现了上海教育开风气之先、创海派格局的优良传统。
用根植沃土的行动回应时代痛点
第三,这本成果提供了方案。家庭教育、教师教育、家校合作育人这是三个关联度强但又有着不同内涵和发展规律的话语体系。泛泛地讲一点儿不难,但要形成一个条分缕析的逻辑勾连,不仅要讲清楚道理,还要有具体的方法,转化为真正的能力,不是一件易事。事实上,在各种教育专题研究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钻进象牙塔式的孤芳自赏,并不鲜见。但看完本书,我认为作者努力克服这个难题,实现了有机融合。
作者直面教育中的“痛点”“难点”,用一线教育实践者的责任和教育研究者的情怀,在立足本土的实践中发现、探求解决方案,进而总结经验与教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提炼上升到理论层面,遵循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实证循证研究方法。值得肯定的是,作者以自己所在的上海市奉贤区为样本,立足区情,深耕实践,六年如一日,在承担本职工作过程中当“有心人”“领头羊”,也是区域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记录员和守护人。这种守望者精神,在本书“实践篇”中体现得十分具体生动。张竹林有过媒体从业经历,文笔和视角兼具历史感、时代感、写实感和代入感,从每篇“引子”和行文中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思考和启发。
当下的教育需要有更多的这种“敢想敢试”的探索精神和行动。无论是整个教育改革探索如何适应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各所学校如何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如何建设一支名副其实的“四有好老师”队伍,还是教育工作者个人如何培育创新精神,如何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中用育人的成果书写出时代的好作品,实现这些目标,归根到底要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从哪里来?我看是源自对脚下大地的热爱,源自每一个教育人的育人之责,需要用这种根植沃土的行动去回答。正如诗人艾青先生所讲:“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尹后庆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