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专业拓展生命的宽度 ——杭州市湖墅学校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来到位于拱墅区余杭塘路的杭州市湖墅学校,校门口“微~笑在湖墅”的办学理念和一大一小两张心形笑脸格外醒目。步入校内,物理治疗室、多感官教室、感统训练室、语言训练室等专业教室应有尽有,教师和学生们正快乐地上着课,一个个“笑伢儿”动听的声音不断传入耳际……美好的教育场景,令人不由得从心底升起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有人说,评价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强者的高度,而是看弱者的地位。特殊教育正是提升社会文明、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窗口。创办于1983年的杭州市湖墅学校,经过近40年的默默耕耘,从最初的两个辅读班发展成如今涵盖3岁至18岁特殊儿童学前、小学、初中和职高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在省、市、区教育部门和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深入探索以个别化和生活化教育为特色的康复、教育、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构建了“一体六翼”特教工作框架和“两化四级”特教育人模式,用爱与专业拓展每一个生命的宽度,也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湖墅经验”。
崇高的情怀,研究态的工作
对于湖墅学校校长郤玲亚来说,30多年的特教之路就是她“简单而复杂”的人生。说简单,是因为她只待过一个单位;说复杂,是因为特教工作的艰辛与研究领域的广博。
1990年,当郤玲亚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进入湖墅学校就职时,全校只有6名教师,仅她一人是特教专业出身。因为师资不够,学生时常走丢,学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1997年,年轻的郤玲亚挑起了湖墅学校校长的重担。面对重重困难,她也曾犹豫逃避,甚至写好了辞职报告,但领导的信任和学生纯真的笑脸让她试一试、再试一试,这一试就是一辈子。“可能我命中注定与这些孩子有不解的缘分吧。”郤玲亚动情地说。
30载春华秋实,郤玲亚带领教师们以“事在人为”的决心和毅力托起了学校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特殊教育从冬天走向春天的历程。如今,乘着党的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的春风,一大批年轻人加入了这支队伍,尽快让他们成长成为郤玲亚的迫切愿望。
“我们的教师要面对各种障碍类型的复杂生源、‘5+2=0’的极低成就感、经常被学生伤害的危险……每一名学生都像一本无字的书,至今有很多我们还没有看懂。”郤玲亚深深懂得特教之难,为此她倡导全体教师以“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崇高的情怀,研究态的工作”为师训,给学生全接纳的爱,将每名学生都视为一个独特的生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
学校从每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始,分层分类全面提升教师素养,构建“目标导向、情感支持、物质保障、专业指导、团队互助”五大支持系统,助力教师成为更好的自己,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共同成长。从新教师专题系列培训到团体心理辅导,再到教职工表彰、春游秋游等,教师从活动中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和凝聚力。
崇高的情怀与严谨的态度,让湖墅学校形成了一支“仁爱、专业、和谐”的教师队伍,涌现出包括一名浙江省教坛新秀、两名杭州市教坛新秀、一名杭州市名师乡村工作室导师、一名拱墅区运河特级校长与拱墅区功勋校长、两名拱墅区运河名师、三名拱墅区特教学科带头人、一名拱墅区名班主任等的一批骨干教师,师资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劲支持。
答好“教什么,怎么教?”这道题
2000年以来,湖墅学校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加:中重度智障儿童、孤独症儿童以及存在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儿童成为学生主体。“教什么,怎么教?”成为考问学校专业能力的一道难题。
为了答好这道题,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构建了生活质量导向的“三学段一体化”培智学校课程模式:学前段实施康复与融合相结合的幼教课程,义教段实施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的单元主题教学,职高段实施以美好生活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同时积极开展生活适应核心课程建设,编写完成《培智生活语文》第13、14册和《培智生活适应》18册,填补了浙江省地方教材的空白。
“特殊教育是生活化与个别化的教育,我们以每名学生当前和将来的生活半径为经,以每名学生的能力特点、兴趣和需求为纬,来设计和开展教学。不仅要看人教书,还要应时应景教书。”郤玲亚介绍道。
为了落实好学前段和义教段的教学任务,学校深入探索个别化教育,以班主任为核心,为每名学生建立个别化团队。新生入学前先开展调查评估,入学一个月即召集教师和家长召开综合研判会,基于学生实际讨论“这学期教什么、为什么教这些、怎么教”,最后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制一份独一无二的教学计划与课表。
在职高段,学校在区域经济框架下构建了“微~笑‘1+6’”培智职业教育门市职业群,创设了校内“微~笑”烘焙、“微~笑”超市、“微~笑”绿厨房、“微~笑”手工坊、“微~笑”洗车坊、“微~笑”奶茶店6个实训场地,开展职业觉知、职业探索、职业训练、就业辅导等六年四段职业教育课程,重点培养工作人格、职业能力和独立生活技能三大职业素养,让毕业生“能就业就要敬业,不能就业就要敬重生活”。
位于拱墅健康大厦的“塑梦坊”烘焙店是湖墅学校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也是学生造梦的地方。两名实习学生正在熟练地忙碌着,其中一名还向顾客推介了好吃的甜品。交流中,一名学生说赚了钱要给自己买一部手机,另一名说要给妈妈买一条项链。多么懂事的孩子!他们纯净的笑容和眼中的光,透出幸福与满足,令人久久难忘。
2016年以来,湖墅学校构建起三学段一体外加省定点康复机构、送教上门、卫星班、校外实训基地、特教中心、智精残亲友会等“六翼”的特教生涯服务体系,确保区域特殊学生“一个都不能少”。2017年至2019年,学校的45名毕业生通过四级安置模式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其中22人就业,就业率达49%。
正向行为支持,让每个生命闪光
特教领域的新趋势和新挑战,也不断鞭策湖墅学校创新特教理念与专业研究,从而建设高质量特殊教育。早在2008年,学校就启动了个别化教育研究;2013年,学校承办了浙江省培智学校基于个别化教育“正向行为支持”个案研讨会,教师基于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的课堂与个案展示让与会专家直呼“震撼”!
在台湾钮文英教授《身心障碍者的正向行为支持》一书的启发下,湖墅学校构建了“面向全体、面向班集体、面向个人”的正向行为支持三级预防体系,以全员、持久、系统的工程,为每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同时学校还构建了“244”两化四级育人模式:深化生活化和个别化教育,设立“好照顾、好家人、好帮手、好公民”的四级分层培养目标和居家安养、机构照护、庇护就业、独立就业等四级安置模式。
在湖墅人眼中,每名特殊学生都有优点和可贵之处。学校倡导“五育并举”,扬长避短,让每名学生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这里,舞蹈、打击乐、绘画、手工制作、羽毛球、语言训练、动作康复、社交训练等康复社团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展能节、美食节、迎新节、特奥会更是学生的闪亮舞台!学校还涌现出一批特奥“小明星”。3年来,学生两次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残疾人羽毛球锦标赛,获得了11金3铜的骄人成绩。
郤玲亚还记得,刚当上校长时她经常胃疼。一次她猛然发现,每当学生要去春游秋游,自己就会发病,这显然是焦虑过度引起的。因为学生外出的机会太少了,每次外出总是状况不断。她决心开好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真正融入社会。
于是,学校从四年级开始每周安排半天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带着学生去坐公交、坐地铁、到菜场买菜、逛博物馆……渐渐地,突发状况少了,学生举手投足变得自然了。由于成效显著,“社会实践”校本课程获评浙江省特殊教育精品校本课程。
今天,每名湖墅学子都是一束独特的光。身残志坚的小范同学,无论在特奥赛场上还是学习生活中,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获得了浙江省成绩突出少先队员、杭州市第十六届“美德少年”等光荣称号!
湖墅学生的适应能力很强。“我们有的毕业生签约了人人集团,有的毕业生在肯德基工作,被评为‘具有亲和力员工’。”提到学生的成绩,郤玲亚满脸幸福。
引领残健融合,走向精神的共同富裕
人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杭州市湖墅学校正是用爱与专业将原本被束缚的生命拓宽,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我们是被需要的教育。”正如郤玲亚所说,湖墅人始终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努力让每名学生都成为能自我照顾、自食其力、适应社会发展并拥有美好生活的人;学校也将先进理念和有效实践辐射推广,让更多家庭和社区受益,帮助更多人走向精神的共同富裕。
今天的杭州市湖墅学校,不仅是特殊学生成长的港湾,更引领着拱墅区残健融合的脚步:2017年以来,学校承办了4个省级以上研讨会,科研水平居全省前列,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教师发展学校、浙江省中小学心理辅导一级站、浙江省首批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承担区特教中心工作,指导创建了40个市合格资源教室和6个市示范性资源教室;作为区文明窗口,每年接待各级政府部门、爱心企业、大学生志愿者来校慰问;作为区智精残亲友会的主要担当,每年承办区智精残人文艺汇演、拱墅区特奥运动会、家长培训等。
“一名特教教师一生只教30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毕业后都获得美好生活是湖墅人坚定的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湖墅学校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力量,高质量服务于区域内每一名特殊学生及其家庭,不断完善区域特殊教育生涯服务体系,在带领特殊人士实现共同富裕的大道上探索“湖墅样本”。
(高博)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