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以“毓”文化引领育才启智新航程
面对新时代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工作者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1年12月,创办于1891年的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迎来了建校130周年华诞。作为一所在海内外特别是东南亚颇具影响力的省级达标学校,毓英中学综合学校地理位置和历史的优势,沉淀办学经验,紧扣“毓”文化,围绕“毓知励学、毓行笃志、毓德正心、毓秀培英”的课程理念,创建了校本化的“毓”文化特色课程体系,不断创新教育实践,在教育改革方面用功、用力,全面服务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优质的教学培育优质的人才。
顶层设计
营造“三化”育人环境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学校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阵地,落实“以文化人”不仅需要实在的、有效的文化载体,也需要无形的、适宜的文化环境。在办学实践中,毓英中学从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自身醇厚的人文底蕴出发,打造了融合式环境育人模式,突出了整体推进和顶层设计的信息化、校本化和本土化。
(一)文化生态,育人无痕。校园内,“山海石”巍然屹立,彰显拼搏奉献、爱国爱乡爱校的毓英情怀;“勤朴诚毅园”展现“勤”的故事、“朴”的箴言、“诚”的力量、“毅”的足迹;还有恢弘大气的“人字门”、联结过去与未来的1891广场、传承经典与现代的“三人行”广场、寓指“井中日月、盒内乾坤”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体育馆、号称“校园里的五店市”的闽南古诗词文学馆等校园生态文化构成隐性教育资源,师生漫步其间,能时时处处受熏陶。
(二)课程建构,引领自觉。学校将文化建设理念融入校本课程设计,编写关于校园历史研究的校本教材,锤铸学生的“毓英品格”。例如:开展闽南语古诗词吟唱教学,培育学生的本土情怀和艺术修养;进行禁毒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坚韧意志;发扬团结协作的“毓英排球”精神,锻炼学生的健康身心和积极精神。学校共开设了近50门基于“毓英品格”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理解文化、认同文化的基础上走向文化自觉。
(三)课题实践,文化升格。学校依托国家课题“闽南语吟唱古诗词进校园”,着力打造“闽南语古诗词吟唱教育”品牌课程,编辑出版《毓英中学闽南语吟唱古诗词读本》,在初一年段和高一年段开设“闽南语吟唱古诗词”选修课,邀请贵峰诗社、金井诗联社等单位的古诗词爱好者授课,并定期举行“闽南语吟唱古诗词比赛”“校园原创诗歌大赛”等活动,创办诗刊《毓英诗集》等,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学校把课题的研究做在课堂上,在课题的引领下优化教学行为、提炼教学成果,真正做到了“毓”文化课程化、校本化、特色化。
“全员导师”
切实打破育人瓶颈
(一)全员育人,多元合力。导师是师德的引领者、专业的学习者、项目的践行者、课题的研究者、成果的分享者,导师育人,可以打破全员育人落地的瓶颈。为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学校结合办学特色,以“王宽购校长工作坊”为平台,提出了“全员导师”育人模式,建构学生发展课程体系,完备教师多元角色。同时,学校修订了《毓英中学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毓英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毓英中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毓英中学课程手册》等规章制度,有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程发展规划,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课程开发、更新、管理制度。
同时,为提升优等生的强势科目、补缺其弱势科目,学校构建了“培优辅差”的培养体系,将“培优辅差”任务细化分解给每一名科任教师,实行“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和“一对多”课余时间开班辅导,针对个体、带动全体,形成良性互动。
(二)科技创新,激趣启智。在推动“五育并举”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学校组建了“创客空间”社团,开设了“3D打印”“机器人创意”选修课,并坚持举办每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节,通过机器人设计赛、智力七巧板拼图、四驱车组装竞速、科学绘画、科技影视展播、科技调查、科技活动讲座等系列活动,提高学校科技教育水平和创客资源利用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启迪学生的创造力。
(三)劳动塑心,敦品励行。学校通过举办“爱学校”集体劳动、“爱父母”家庭劳动、“爱社会”公益劳动及“毓舍宜家”学生宿舍文化节,让学生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感悟生活的意义和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分层多元+”
构建多元育人体系
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教育教学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情感特点、个性心理等因素联系起来,发展学生的强势智能。对此,学校制订了不同的教育方案,坚持“帮助为主、惩戒为辅”的教育理念,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支持力量,分层分级、步步推进。
(一)心理帮扶,实效调适。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律,学校制订了对学生个体和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帮扶方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明确心理健康标准和个体需求意向,分层级分类型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沟通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课程、进课表、进课堂,并逐步在高中开设校本课程“合作·成长·幸福”和“生涯辅导”选修课程。学校还通过开设心理辅导中心、心理信箱、心理咨询热线以及举办师生专题讲座、“我与心灵有个约会”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系列活动,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大学先修,分层锤炼。
学校制订和实施《毓英中学基于培优辅差的分层教学方案》,与福州大学合作办学,设立“福大班”,实施导师制,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课程修习效果,实施分层作业。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分层指导,学校倡导教师不再只负责学科的教学,而是既要扮演学生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的指引者和领路人,帮助学生选学选考,又要扮演学生心理辅导、学业发展的陪伴者和同行者,促进自身发展,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
协同推进
适应教学育人需求
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学校以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团队化发展为目标,在充分了解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教学共同体”,以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结构、知识结构、个人兴趣、生涯规划为基点,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构建学生发展共同体。学校努力落实全员育人机制,营造“人人是导师”的工作氛围,促进学生全面提高与个性化发展,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过程中,学校打破了“一对一”的传统模式,成立导师团,实行“会诊”机制,采取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培优辅差”,实现精准辅导、精心指导、精确督导,扩大导师制的效果和影响。同时,学校整合并盘活校内校外导师资源,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打造全员导师基础上专属于学生个体的“学生发展共同体”,为学生个体个性化服务。
(二)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学校设立了党员名师工作室,以优秀资深党员教师为核心导师,抱团行走,形成竞合力,带领学科内教师专业发展。
(三)构建学生活动发展共同体。学校在建构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建设融合式环境育人模式的基础上,以活动为平台,从活动的体系化、品牌化出发,围绕立德树人,落实“毓秀培英,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打造百年德育经典品牌为动力目标,构建了“毓”文化价值体系。例如:“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毓声祝福、英才辈出”教师全员家访、“毓彩纷呈”榕泉舞台汇演、“毓秀磁场”社团广场展演、“毓美少年”美德少年暨毓英品格之星评选,以及“毓秀培英、梦想启航”国防军事夏令营、“毓师风采、立德力行”教师节宣传、“毓园花开、少年归来”开学活动、“毓心成长、我心飞翔”心理健康月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主题化的情感熏陶、展示多彩的个人才能。活动式的文化育人元素实现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也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台,实践了“知行统一”的文化育人理念。
…………
在“毓秀培英,奠基未来”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在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以打造百年德育经典品牌为目标,紧扣“毓英”二字,创建校本化的“毓”文化德育体系,坚持“五育并举”,挖掘融合式环境育人、活动式文化育人和全员式导师育人元素,依托德育实践活动和课程,引导学生在多姿校园、多彩平台和多样化的育人生态中实现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毓”见更好的自己、凸显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引领育才启智新航程!
(陈庆勇 周围 周红红)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