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这样的“大校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1-20  阅读:次   |
42.9K

  要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青年一代,教师首先要成为“大先生”。校长是“大先生”之首。有“大校长”,方能涵养“大先生”。读郭涵校长的《根植大地的教育变革与实践——北京一零一中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研究》(以下简称《变革与实践》),回首当年采访北京一零一中,感慨系之。

  第一次走进北京一零一中,就觉得其“大”,大得深邃,大得雄浑,传承红色基因,接续中华文化血脉,大中有静,静中有定,定中养慧。第一次见到郭涵校长,感觉也是一个字——“大”,大胸怀,大视野,大涵养,大义气——有正气,还有侠气。以一零一中之大,也只有这样的大校长,方能相得益彰。

  与郭涵接触多了,再阅读《变革与实践》,我思考一个问题:像郭涵这样的“大校长”,到底“大”在哪儿?或者说,时代呼唤什么样的“大校长”?

  校长之“大”,首先在于家国情怀。诗人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先生曾向学生提出“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中国的文化传统,身、家、国、天下一体,从“小人”而“君子”而“大人”(圣贤),是一个不断从“小我”升华为“大我”、以“大我”提升“小我”的过程,没有国和天下的引领,身与家永远是“小”的,一个人就难以“成人”。爱国对中国人来说,不只是政治、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修身成人的生命自觉。因此,所谓“大先生”“大校长”,首先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先天下之忧而忧”“万家忧乐上心头”这样强烈的家国情怀。郭涵对此是有强烈自觉的。作为一名中学校长,她认为要“从时代命题、国家大政和学校实际出发做事情”。她提出,学校应该培养具有担当意识和能力的未来人才,要重视培养学生为自己、为国家和社会乃至民族与人类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她以培养出拒绝优厚待遇而毅然决然走向人民空军队列的学生为傲。担任一零一中校长伊始,她就坚定地弘扬学校的光荣革命传统,引导每个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家国情怀,是“大校长”的生命基调。

  校长之“大”,在于守正出新。“守正”不是保守,更不是“守旧”,而是在世态纷纭中看到本质,在万千溪流中看见主流,在千岩万壑中锚定主峰,乱花丛中不迷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教育是立德树人之大事,关系国家民族百年基业、千秋大业,必须从大处着眼,寻问历史,把脉时代,坚守正道,行走大道。郭涵的办学理念,就是“守正出新”。她说,“我们要追随潮流,不要盲从概念”。1999年4月,她走马上任一零一中校长,首先做的,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追寻、继承和发扬学校的良好传统。她常常思考:作为“红色世家”,什么是北京一零一中最宝贵的财富?“一零一世家”所创造的这份家产的开拓者们,他们都具有怎样的教育情怀和精神品质?作为“一零一世家”中的一员,她自觉赓续学校的精神谱系。“守正”是“出新”之基、之根、之魂,“出新”是“守正”的生命所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郭涵既传承发扬学校“世家式”历史传统,又永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进取意识。在任期间,教科研出身的她,不仅对业内前沿研究、探索实践保持高度敏感,而且有意与社会各界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捕捉、把握时代发展变化和大潮大流。因此,二十年来的一零一中,坚守学校传统、教育规律,日日新,又日新,始终走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前列。守正出新,是今日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大校长”的生命品格。

  校长之“大”,在于真诚自然。朴散为器,大制不割。返璞归真、至诚无息,是中华文化的理想追求。流行文化,尤其是以功利为主导的实用主义文化,是反“朴”的,也是去“诚”的。教育界存在的一些浮华浮躁现象,与此密切相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一点儿“诚”“朴”精神,难以成就一流的学术,更难以造就一流的人才。与郭涵接触,你会发现,她说话比较少,直奔主题,切中要害,而不太在意言辞的修饰,近于“朴”;接触多了,她认真倾听你的意见,同时也会直率地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许多观点直击虚伪、做作,揭示真问题真道理,合乎“真”;她的表达均从内心奔涌而出,把你当成志同道合的朋友,不重说漂亮话,而重干漂亮事,对于认定的事毫无功利地孜孜以求,可称之为“诚”。朴、真、诚,二十年来便酿造而成一零一中自然高贵大气的教育文化。真诚自然,是“大校长”的精神格调。

  自从业教育新闻,我即闻郭涵大名。但真正认识她,是从8年多前采访一零一中开始。因为这次采访,因为阅读郭涵的许多文章和这本《变革与实践》,我对教育乃至生命的理解都丰富了许多。8年多来,她的思想、精神、行事风格一直默默给予我营养。现在她的这本《变革与实践》著作出版了,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得到一次初步的比较完整的总结,唯愿天下有志于教育的人们,都能从中得到思想的启迪、精神的享受和前行的力量。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刊社党政办公室主任、编审 赖配根)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