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我们来啦 ——首都1.4万名师生志愿者奔赴冬奥记
冬奥会临近,北京交通大学的冬奥志愿者们即将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该校共有355名场馆志愿者服务于国家体育馆赛事运行,265名城市志愿者在五棵松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国家速滑馆场馆周边点位,开展服务保障工作。
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1月22日至23日,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陆续入驻冬奥驻地。在今年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首都高校有1.4万名师生志愿者为出征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各国运动员、教练员等提供保障服务,他们将以青春之力响应祖国的召唤,积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授旗壮行鼓舞志愿者拼搏奉献
1月23日,按照冬奥组委的整体安排,高校志愿者入驻驻地,为服务冬奥做准备。临行前,首都高校以多种形式为志愿者送行,鼓舞志愿者斗志,引导他们全力投入志愿服务工作。
北京大学举办了隆重的出征仪式,为志愿者授旗壮行,奥运冠军代表丁宁现场讲述奥运梦想与奋斗故事。
作为首都体育馆场馆群的主责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志愿者在出征仪式上庄严宣誓:“奉献冰雪盛会,绽放青春光彩,我们准备好了。”学校领导为党员先锋队、“双奥青年”志愿服务队授旗,鼓励志愿者以坚强的政治定力、饱满的热情活力、扎实的服务能力圆满完成志愿者工作,用青春自信赴冬日盛会。
中央财经大学为志愿者准备“饺子餐”,寄托了学校对志愿者“带着责任上岗,带着平安归来”的祝福,书记、校长分别在两校区做暖心的临行动员,目送300多名志愿者顺利出征。
北京交通大学校领导为首批出发的79名师生志愿者送行,嘱托志愿者做好个人防护,平安、健康地完成任务,并向志愿者送上寄托学校关心关爱的中国结和多肉植物。
北京师范大学校领导前往驻地看望志愿者,慰问全体服务保障团队,鼓励大家铭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继承母校优良传统,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为冬奥盛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北师大力量。
当天,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也都举行了温馨的出征仪式。
暖心举措保障志愿者安心上岗
为保障志愿者安心服务冬奥,各高校纷纷采取精细的暖心举措,为志愿者提供学业、就业、心理健康等全方位支持,建强大后方,打造温馨的志愿者之家。
清华大学给志愿者们提供了专属“加油包”。从观赛指南到冰雪运动科普,从积极心理学到科技艺术交汇,冬奥志愿者可以参与在线学习课程,为自己充电加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织志愿者完成23门通用培训必修课程,开展包括思想教育、应急救护、心理健康、体能训练等内容的20余场培训,确保志愿者专心专业投入冬奥志愿服务。
中国政法大学依托志愿者之家为志愿者设置了党团建设室、心理咨询室、赛事转播厅等功能场所,满足赛会服务期间志愿者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
北京林业大学为每位志愿者配备“一对一”的联系教师,全程开展贴心关怀;北京联合大学为学生配备驻地管家,对学生需求“秒回复”。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则绘制完成了长达20米的墙绘作品《逐梦冰雪,相约冬奥》,通过柔和的曲线呈现首钢滑雪大跳台的优美和飞跃的形象,让志愿者之家更具特色。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充分考虑学生们上岗时间久、天气严寒等情况,为每人配发了一个超大份额的爱心大礼包。“羽绒马甲、暖贴、护膝、保温杯、暖手宝……接过礼包时,我们收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志愿者宋艳军说。
把握契机引导志愿者成长成才
冬奥会是一次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好机会。首都高校积极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加强服务冬奥的思想动员,深化励志教育,切实引导志愿者将奉献社会和自我成长有机统一。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均把服务冬奥看作是学生们培根铸魂的一次生动实践,纷纷开展行前教育。虽然内容不同,但传递出同一个主旨:志愿者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在服务冬奥的赛场上,要高标准完成任务,交出新一代大学生的满分答卷。
中国戏曲学院拍摄视频《燃烧的雪花——国戏青春版》,将现代歌曲与国戏的戏曲特色相融合,凝聚国戏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纷纷成立了冬奥会志愿者临时党、团支部,鼓励党员、团员发挥先锋模范和引领辐射作用,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锻炼,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团活动,以实际行动兑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1月23日,志愿者入驻驻地当天,首都高校志愿者共上一堂“冰雪上的思政课”,冬奥冠军王春露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普及冰雪运动常识,讲述为国争光的拼搏故事。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