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处是故乡 ——读《一路还乡》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2-24  阅读:次   |
42.9K

  从地理坐标上看,我的故乡就是如今生活工作的地方。

  但我似乎一直缺乏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其中原因,或许是我从未长时间走出过这里,“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另一个原因,或许是自己一直深陷在长沙的“世俗”文化中,不接受不适应,又不可改变。

  所以在我心中,“故乡”一直若隐若现、若存若亡。失意时,找不见故乡;得意时,看不见故乡。

  成长的印记里,一直在“逃”,逃离住地,逃出课堂,逃避现实。一个一直在小步逃跑的人,心里总是慌慌张张,即便身在故乡,却不敢对故乡有半点儿奢望。直到有一天,读到苏轼的诗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原来,我又何必再胡乱跑,读书令我心安,在阅读中,我看见了悠久的湖湘文化,勤劳、智慧与勇敢的湖湘儿女,山川大地,湘江洞庭,民俗风情。我看见了故乡。

  最先读到黄耀红老师的作品是《吾土吾湘》,黄老师对故乡故土的记载与表述,对湖湘志士的深情,让我找到了湖南文化的精神所向,其实故乡一直都在。我读书少,但是对湖湘文化一直抱有认同,特别是作为一名体育人,欣赏着湖湘文化中的那股气力精神,那股子劲。读这本《一路还乡》就更亲近了,好多身边的人和事。故乡是棠坡、乍波塘、白果树,是父亲的菜地,母亲的酸菜,是乡间的紫苏、洋姜、马齿苋,这些平常的记忆,都是一页页乡思和乡愁。

  相比景和物,我还是最爱“看人”。在黄老师的文字间总能看见人。虽说书里并没有着重笔墨去描写自己的人生轨迹,但在不经意间,我似乎看见了一位当代学者在大江大河里,迎着时代的风浪,步步成长,从青丝到白雪。正如序章里所说,“古代人宦游或经商于外地,人生大约经历着离乡、望乡和还乡三个阶段”。离乡是望乡的前提,望乡是思乡的前奏,至于还乡,可以有肉身与精神之分。

  我最爱看人,看好看的人。先生当中,最爱看胡适。“世间最可恶的事,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过于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这位提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胡适先生,在留下来的影像中,似乎看不见生气的脸,总是一副谦谦君子、温文尔雅的样子。

  在湖湘文人中,我爱看沈从文先生的脸。有人说:“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沈先生的脸,真是一张干净的脸。在这本《一路还乡》中,对沈从文先生的描写比较详细。我特别好奇,沈先生是怎样从一名士兵,走向弃武从文之路,想了解那段人生转折时期的面孔和思想。沈先生说:“眼前环境只能使我近于窒息,不是疯便是毁,不会有更合理的安排。我得想办法自救。”这段话让我看到他的苦闷。即便是晚来不得已停笔,做起历史博物研究,也不曾见过先生如此苦闷。

  让我回味与感动的还是书中这些写人的章节。《永恒的怀念》《山水清音》《先生之风》《最美遇见》《挥不去的记忆》,我格外珍惜这样的文字,因为我似乎穿越历史的镜头,听见了对话的声音,看见了温暖的画面。

  青年时代的黄耀红,也曾惴惴不安,给校长写信,表现“真实”。当年的专科生,走进长沙市第一中学时,也曾面露卑怯。当年不经意的一句话,一把伞,一个手势,却经久地影响着这位曾经的少年,正如黄老师自己所言:“还有什么样的价值,比影响人更深刻,更长远,更美好?”

  作为被肯德基、麦当劳等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一代人,我时常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中存在对某一些故乡文化的批评与不接受。后来走进社会,被故乡的世俗文化所累而不得法时,或许也会如黄老师所说,当年乡下的鸡屎蠓子臭气熏天,怎会想过还会回来怀念。可天之大,何以为乡?生命不过是寄于天地之间的一场漂泊。心在流浪居无定所时,是阅读带我看见故乡,回到故乡。

  读这本书,让我心安静下来回望与思索。因为成长的经历,生长的时代背景不同,难以对书中的事物完全感同身受。我们又何必纠结于故乡是“马齿苋”,还是“麦辣鸡翅”的儿时味道?又何必在意故乡带给我的是什么样的精神慰藉与生命感动?

  此刻,吾心安处,便是故乡。

  (作者朱泗系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教师)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