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精细开展校内课后延时服务—— 课后有“精彩” 家长更安心
近日,记者走进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第六小学,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正按部就班进行:在“小小美食坊”里,二年四班的学生们正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美味蛋挞;四楼的无土栽培项目室,学生们正在细心观察萝卜的生长情况……
校长王春丽介绍,学校的延时服务分为两部分:一是看护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答疑;二是开展课外活动,按照学期课后延时安排表,学生采取走班形式,全员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周五下午则是社团活动时间,满足更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设了书法艺术、体育技能、阅读思维和创新运用等四类课程,学生覆盖率达到了100%。
“有了延时服务,我下班跟孩子放学正好同步!”五年一班学生高家齐的妈妈霍春菲高兴地说。高家齐一家来自内蒙古,霍春菲在本地一家私企工作,爸爸在北京工作。像霍春菲这样,从学校开展延时服务中受益的家长还有很多。
双滦区第六小学是一所新建校,目前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760多名,其中71.9%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通过延时服务,学生们可以免费学习电子琴、竹笛、国画、书法、少儿编程、掌上思维、足球、冰壶等许多课程。这让学生家长在节约时间成本的同时,也减轻了经济负担。
开展延时服务,师资从哪里来?该校一方面是让校内的全体教师发挥个人所长,担任相关延时课程的辅导教师。其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王堃利用业余时间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茶艺,并取得茶艺教师证书。美术教师宋哲坚持利用节假日到外地学习,如今成为了学校陶艺课程的“专家”。
另一方面是引智入校。2021年初,在区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六小设立了分中心。来自活动中心的10名书法、国画、航模等方面专业教师走进六小校园,破解了缺乏专业师资的难题,实现了“校内外教育紧密结合、优质资源共享”。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张秋节表示,在学校设立分中心,是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的有益改革和尝试,下一步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开。
双滦六小的做法,是承德市开展校内课后延时服务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早在2018年,该市就将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作为回应社会关切的民生实事,出台实施意见、印发实施细则、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延时服务扎实开展。特别是实施“双减”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延时服务作为推进“双减”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市政府办公室专门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对象、内容、时间及方式,为延时服务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我市坚持校内多管齐下、减负提质,校外多点发力、综合治理,收到了明显成效。在校内,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优化作业设计,实行分层作业、差异化作业、个性化作业;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城乡中小学全覆盖、学生需求全覆盖‘两个100%’的目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明显提升。”承德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成军说。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