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燕湖小学 “三有”理念重建学生每月学习生活
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江苏省溧阳市燕湖小学不断探索学习的本质,在广泛实践和总结中,以月为观察视角,重建学生每月学习生活,将有意义、有意思、有成就的“三有”理念注入其中,以期让学生通过高品质学习生活,全面健康成长。
让校园生活有意义、有意思、有成就
从确立重建学生每月学习生活这一目标伊始,燕湖小学就在顶层设计确立了国家使命与儿童立场的逻辑起点。核心素养结构整体框架下,燕湖小学结合本校育人目标,挑选六大素养实现了校本化重构,研制出儿童要完成的“每月十件事”:天天读书、名作欣赏、健康生活、实验探究、家国行动、瞭望国际、反思学习、专题研究、我的责任、微笑赞美。纵向落地层面,学校以建构儿童与自然、自我、工具(知识)、社会、世界之间的真实关系为核心,以培养真实完整、求真务实、真才实学的人为目标,一体化建构了学生每月成长主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主题同时还关注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
“为什么那么香却味道不好”“柚子可以变成什么”……燕湖小学的香柚树下,时常有一群学生在开展“香柚专题研究”,在他们小小的手掌中,柚子变成了“皮帽子”、小动物、花、灯笼。“湖心岛是我们学校广受欢迎的地方,这里有小桥流水,有绿树成荫,有非常爱美丽的孔雀,有温顺可爱的小绵羊……”每月的“赞美行动”中,学生会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赞美校园、班级、同学、教师,在潜移默化中被“关心教育”所滋养……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对“三有”理念的生动写照,有意义对标核心素养,有意思对标兴趣培养,有成就对标成果归因,燕湖小学的“每月十件事”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值得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和借鉴。
让学生学习动力足
学校层面的“每月十件事”,除了要求“三有”,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家长资源,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金瓜子”评价为推手,从而更利于提升“每月十件事”的工作效率和育人效果。在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共育背景下,燕湖小学的对策是建立融通型学习场,即带领儿童走出教室,在社区、草地上、湖泊旁展开学习生活。比如,学校会派出几十名学生,带着他们精挑细选的学习成果纪念品,去拜访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人士。又如,学校布置各班做出自己的美学田园,有的班级就让全班学生通过打造古典园林的项目式学习完成问题解决能力的体验式培养。
“每月十件事”的完成,并非最终环节。从完成到评价再到奖励,依据评价指挥棒作用和教育激励原则,燕湖小学制定了《每月十件事评价手册》,由班主任、学生代表和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评价,“☆”为优秀,“√”为一般,“○”为不认可,分数计算被命名为“金瓜子”。在燕湖小学,“金瓜子”是一种具象化的评价工具,结合人文底蕴指标、科学精神指标、学会学习指标、健康生活指标、责任担当指标以及实践创新指标六大维度;“金瓜子”也是一种媒介,通过“自评+复评”相结合的特色评价体系,收集数据、分析问题,确定儿童能力水平的准确阈值,从而不断完善教育方式,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学生“每月十件事”的成果,不仅可以参与校级优秀作品评比,还能在受到家校高度关注的平台上展示:学校会定期举办成果博览会,让学生把学习成果通过产品化进行销售。在一次名为“朗读三人帮”光盘发布会暨家长沙龙活动的博览会上,学生谈晶的母亲分享着孩子在制作光盘过程中的改变:“谈晶在录制过程中,有时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学习成果博览会的背后,成果形成、产品制作以及销售等基本都由学生完成,这一系列过程,为学生不断学习注入着持久的动力。此外,燕湖小学还让学生挑起学校管理的大梁,模拟社会各部门,在学校建立各学习群,学习群中人人有岗位,通过学习探究、沟通合作等实现自我管理。相应的各岗位都设置“工资”,学生可以从“学习币银行”获取学习币,用于购买学习用品等。
教育即生活,是燕湖小学一直在践行的教育观。而“每月十件事”则不断丰富着该理念的双重含义,即教育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教育化。燕湖小学不忘育人初心,努力培养生活幸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彭峰)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