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推动“备教学评”整体改革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3-10  阅读:次   |
42.9K

马宏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校长

  “双减”政策,不限于一时之需,更是长久之策。如何精准解读,特别是对照文件读懂自己,反观自己学校所在阶段和达成度,在研究中找到系统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的常态、长效行动,是全国所有中小学校面临的共同课题。

  为应对挑战,梳理实践经验,重庆市巴蜀小学始终秉持“所有的探索,都从追问开始;所有的追问,都以实践回应”,系统思维看“双减”,致力于以思维方式的改变为切口,深化研究如何通过“备教学评”全链条改革,在保障作业、课堂等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均衡提升,通过总结实践优势、内在规律,找到“真心做、做到真、做至美”的行动力量,明晰“双减”的学校路径。

  “备”指向学科融合

  “双减”的内核是减负增效提质。学校要依托校本教研,在“备”字上下功夫,深入研究如何在“备课、备教、备作业”中实现跨学科融合,凭借学科间相近关联、对比与互补关联,在各学科知识之间创建意义链接,凸显学科育人功能,让宏观的“育全面而有个性的人”成为教师的共识,让微观的“各学科、各课时作业、课堂系统思维”成为教师的共同行动,切实将“唯升学”“唯分数”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重庆市巴蜀小学经过三年的“备”,开发完成覆盖全学科组、全年级、全单元、全课时的结构化资源和课堂教学工具——“学·教小助手”,智慧和技术赋能教学拓展、学科融合、视界创新,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靶向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跨学科融合,整体设计学科基础性和拓展性作业,丰富作业形式,让综合素质站上目标高位。

  “教”链接真实生活场景

  对学校而言,“双减”的主阵地毋庸置疑在课堂,“上好每一堂课”是“双减”的核心要求。教学内容和实施方式需改变固有思维和传统方式,强调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融合,基于生活经验,最终指向生活实践。常态、长效的课堂,就应该是观照社会生活、还原真实场景、注重实践体验、在场感满满的模样,变单向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为师生合作探究、互动交流、共创共生的生命相遇。

  如写作课《___即景》,我们通过学校公众号征稿,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发现、记录美好。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下,师生共同拓展课堂,从单薄的书本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在体验中实现学术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效链接,恢复知识在生活中的活力。

  “学”强调自主成长

  “双减”呼唤教育生态重构,促使学习方式改变。学校要坚守儿童立场,充分关注学生已有认知、兴趣差异等,以契合儿童视角的自主化课程设计作为课堂知识的拓展与应用,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收获真实成长。

  例如,我们开设了“搭建中国空间站”“我和青铜有个约会”“创办巴蜀儿童银行”“山城步道美食推介官”等丰富的主题实践课程供学生选择,一到六年级涵盖入学适应、劳动服务、科学创造、文化自信、社会参与、个性成长等主题,在家长、社会的协力下实施,学生通过真实情境、跨界体验、动手实践,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注重全面个性的非认知发展,让每个主题的实践课堂都看得见真实生长。

  “评”彰显综合素养

  “评”作为教学目标的调整反馈和教学体系的最后闭环,是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评”必须融入常态,在教学任何环节中不能缺位。“双减”下,学校要坚守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时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无论是作业设计还是课堂内外的诊断,作为一种实践与反馈的形式,最终需回到教育之根本,指向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夯筑底色。如学校适时动态化生成基于数据的素质报告单等,都是学校秉持全面发展理念,始终关注学生的完整生活、全面发展,将最为关键的“评”环节有机融入各项课程和生活实践,让评价和未来看得见,可视化地回应培育时代新人目标的常态、长效方式创新。

  教育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实践哲学。面对“双减”的时代拷问,一所基层学校,除了带着教师们一起做、做起来、做出来,校长还需要带领班子置身看得见的未来,守正创新,回归育人本质,更好地研究为何做、持续做的机制,回到热气腾腾的教育现场,系统化推动“备教学评”整体改革,不断研究补强优化各级链条,作出新时代具有校本特色的“双减”应答。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