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花:君心似阳 明亮一方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3-24  阅读:次   |
42.9K

  永远流动的时间,告诉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小学原校长张文花之于学校的情感,退休多年她仍心系胜利小学。翻开历史画卷,细数一个个与她有关的故事,我们除了敬佩,还是敬佩。岁月记下了她的脚步,记下了她的办学点滴。

  上世纪60年代初,张文花从杭州师范学校毕业,来到工作的第一站——天长小学。名校文化的熏陶和领导的用心栽培,使她迅速成长为优秀的语文老师,还担任了区低段语文教研大组长。

  1984年6月底,她来到胜利小学当校长。当时,校园虽已由院子改建成校舍,但也掩饰不了破旧模样。入门的左侧是砖混结构的三层教学大楼,显得相当破旧。二层低矮平房内堆满了积满灰尘的杂物和改造拆房时留下的废旧门窗。正面大操场和左侧的小操场周边,长满了杂草。

  望着校园,荒凉与落寞感袭上心头,张文花下了决心:一定要让学校旧貌换新颜,创办出名副其实的省示范性实验学校!

  张文花召集老师整整劳动了三天,用人力大板车拉走了五车废弃旧门窗。暑假期间,她带领行政班子和共青团员们,整理、搬运东西,移栽植物,换旧课桌,就这样,迷宫似的二层平房化身为藏书室、阅览室、航模专用教室、校办厂,操场也显得生机盎然。后来,学校又逐渐改建,13个专用教室也诞生了。

  她请来美院毕业的家长将校门设计成盆景状,购马赛克铺贴教学大楼的外墙,同时聘请专业人员搞好校园的垂直绿化,学校旧貌换新颜了,参观者逐渐多了起来。

  刚到任的这个暑假,张文花还走访了40多个教师家庭。新同事们都很客气,也很朴实,崭新的工作笔记本上,写满了他们的苦恼和对未来的期盼。那个夏天,她反复翻看着笔记本,逐页逐页地翻看,在重点处做上着重号。这是家访给她的礼物,也是胜利小学给她的见面礼。

  这份见面礼,是张文花用脚去丈量、用心去碰撞得来的,也是她脚踏实地工作作风的见证,更是她后续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石。她格外珍视它们,一直藏在案头。

  因需节省开支,学校未聘请分饭的员工,午餐时间,校长、书记穿行在楼道上,将厨房的饭菜送到教室里。

  她把年轻教师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堂课,她静静地听着,评课时任年长老师表达,她支持他们,肯定他们,同时也会发表深刻而有见地的观点。

  年轻教师该如何成长,是她放不下的牵挂。学校有一批优秀的老教师,经过沟通,不少老教师甘愿退到幕后去指导年轻人,师徒结对,与年轻人共同成长。

  为了让年轻教师发展得更快,她想到了做科研和课题。1984年,与杭州大学教育系合作开展的“‘三自能力’整体实验”悄然诞生。她请来专家作讲座,介绍国内外教育动态,邀请专家实地指导培训青年教师,自己每周定时研究实验的过程和成果。

  在全校实验老师的努力下,“三自能力”实验效果在学生身上显现,相关实验报告获得了省二等奖。一个课题结题了,另一个课题又开始了,“培养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课题成果亦获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整体改革优秀奖。

  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与老教师并肩作战,胜利小学在老百姓中的口碑也越来越好。11年的任期里,她培养出了4位省教坛新秀、多位市教坛新秀。当时她引进与培养过的年轻教师中,许多成为上城区教育战线上的名师、名校长。

  每一次评先评优,她总是把荣誉让给老师们,年终奖金只拿教师的平均奖。她说:“我是校长,是做管理的,特级教师是你们老师的福利,我不会去评的。”她醉心在服务教师与学生之中,全然忘记了自己。

  在她引领胜利小学发展的11年里,学校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1989年,张文花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