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蒙古族高级中学 “五育并举” 促进民族特色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4-21  阅读:次   |
42.9K

  2004年,河北省教育部门、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部门将建于1956年的平泉市蒙古族中学更名为河北蒙古族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河北蒙中”),是河北省仅有的一所拥有蒙古族学生交换名额的学校,也是承德市特色办学学校和省级示范性高中。

  四位一体立德树人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河北蒙中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坚持以人为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开展德育活动,构建了“目标定方向,活动为载体,文化来烘托,评价做总结”的“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八礼十德育价值观

  河北蒙中把德育教学目标细化为“崇十德,明八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崇十德”即推崇忠、孝、仁、智、信、礼、义、勤、勇、廉十项标准,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明八礼”即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仪表、餐饮、言谈、待人、行走、观赏、游览、仪式等八个方面的礼仪;通过“十德”“八礼”教育,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之中。

  在每学年的开学之初,学校统一印制“十德”“八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手册发给学生,指导学生统一学习,深刻理解其内容,并结合学校年度工作重点和教学内容安排德育主题,确定高中各年级不同的德育重点,将德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活动育人文化润德

  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始终站在学生角度,以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年龄特点为出发点,为学生搭建德育活动平台,开展“322”德育活动,即三个坚持、两项行动、两个做到。

  “三个坚持”是指:坚持日行一善,每天做一件有意义的小事;坚持周明一理,每周弄明白一个道理;坚持月养一习,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两项行动”是指:弯腰行动,捡起地下的东西;四个一行动,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和每一粒米。“两个做到”是指:早晨第一节课前励志晨读,下午第一节课前唱爱国歌曲。

  通过“322”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进学习生活场景中,将课堂上的“大道理”,逐渐转变为日常生活中的好品德、好习惯。

  文化决定人生,高效的德育工作,必须以文化为载体。学校积极打造“止于至善”的主题文化,明确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内容及学校、学生、教职员工发展目标,以文化为引领,让文化浸润德育,运用文化全面育人。

  科学评价砥砺进取

  学校还构建了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根据日、周、月的德育活动,对每名学生进行公正的评价,引导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进行自主管理和自我约束。

  学校以《河北蒙中学生日常活动评价细则》为依据,规范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学校成立领导小组,按学年度和年级进行表彰奖励;年级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检查励志诵读、回收和批阅学生德育活动试卷、评选上报先进学生和班集体等;班级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督促每名学生积极参与日常德育活动,根据学生参与情况进行效果认定。

  学校还设立了励志晨读和午课前一支歌的组织管理员,楼梯楼道疏散引导员,午休、晚就寝检查员,校园文明岗,卫生巡视员等,对学生日常行为、礼仪、习惯等进行引导和规范,运用加减分予以总结,通过德育平台作记录,让学生们知晓自己的思想活动轨迹,了解自己的发展变化,激发成长动力。

  民族特色美体共存

  河北蒙中以“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教育”为宗旨,走具有民族特色的办学之路,开设了蒙汉双语班,成为河北省仅有的一所开设了蒙语的高级中学,并且面向全省招收蒙古族学生,每年向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吉林、黑龙江等省区高校输送百余名蒙古族对等交换生。

  在坚持民族教育、德育至上的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美术特色教育和体育特色教育,开办了美术特长班和体育特长班,开设了具有蒙古民族特色的摔跤、自由搏击、搏克、旋转秋千等课程,面向省内外各高校输送了大量美术和体育人才。

  学校还建设了民俗馆、文化长廊,向学生们系统介绍蒙古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习俗;建有标准化的塑胶运动场、木球场地、旋转秋千场、篮球场、图书楼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积极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学校以“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科研兴校”为办学理念,治学严谨,实行全员全程封闭式管理,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成效,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教育任重而道远。河北蒙中将始终如一,坚守初心,以民族教育为立足点,坚持“四位一体”的德育方针,以培养道德高尚、“五育并举”的新时代人才为己任,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继续砥砺前行,促进蒙汉民族在教育中的深度融合,实现共同发展。(吴汉忠)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