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樱花小学构筑“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堂”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7-02  阅读:次   |
42.9K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自勉的话,更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南京市樱花小学是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创办的乡村实验小学之一,坐落在闻名遐迩的紫金山北麓。近百年来,学校一直走在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弘扬陶行知教育精神、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新时代意义的路上;秉承着“会做人——实事求是,会学习——勤奋多思,会生活——适应社会,会创造——开拓进取”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近年来,学校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模式,依托国家教育部门“十三五”重点课题项目,在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为指导,积极构建儿童学习共同体。经过5年的研究与实践,构筑了“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堂”,以伙伴关系为基础,以完成共同学习目标为基本动力,以互教互学为根本方式,以团体成果为评价标准,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和个性化发展搭建了舞台。

  创生学习新样态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依据“即知即传人”的原则,倡导并推广实施的“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教学制度。“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堂”则是“小先生制”的传承和创新,其主要目的不在于普及知识,而在于全人培育的过程。

  在“小先生制”下,学生基于情感认同自愿结成学习伙伴,通过讨论、交流、讲授等方法,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运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来加工知识信息,建构个人知识体系,然后再把加工后的知识信息传教给伙伴,共同掌握。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情感性、交互性、实践性、协同性。

  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访谈,结合访谈结果,将班级预先分为10组,每组3—5人,再通过小组访谈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习,增加对分组的认同,最后根据访谈中的学生意愿,对学习小组成员作调整。

  伙伴学习共同体形成后,为了保证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伙伴学习公约,并制定个性化组名,让学生对小组产生归属感,逐步发展团结凝聚、互教互学的伙伴学习共同体,形成了新型学习小组。

  在实践过程中,“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堂”呈现出四种较典型的样态:走向深度的项目化学习、多维联动的任务式学习、情感交融的交互式学习和具身体验的浸润式学习。

  创新学习新模式

  为进一步强化小组学习效果,学校深入探究“小先生制”下“伙伴学堂”涉及的自主学习与伙伴学习、亲密情感与规则建立、有机组织与批判质疑、自我建构与伙伴冲突4组典型关系在互教互学模式下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总结出了6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是多样化的伙伴学习目标。多样化学习目标的设定需要满足各小组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每个学习小组的选择自由,让学生“跳一跳”获取知识。

  二是互为“小先生”角色。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课堂上互为师生,探讨交流,共同进步。人人都是“小先生”,每个人都明晰自己的个体责任。

  三是适切的伙伴学习活动。在设计伙伴学习活动时,教师需要激发小组内每个学习伙伴的积极性,充分实现该小组的学习效果;深入分析教材,合理选择适合“伙伴学堂”的课程内容,并进行创造性处理;重视未来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合作与冲突,进行富有创意的思考。

  四是伙伴间成果共享。伙伴学习建立在有效的共享机制之上,当群体利益大于个体利益时,当共享知识的伙伴彼此信任时,当对共同目标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时,知识的共享将顺利进行。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的层次性合理设置共享范围,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共享机会,实现不同的发展。

  五是实施整体性评价。它是一种综合性评价,既关注群体评价也关注个体评价,既关注学习成绩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交往技能和社会性发展,通过外部激励让组员凝聚在一起,并通过有趣而复杂的任务设计促成伙伴协作。

  六是制度保障和资源优化。制定小组公约,指引、监督、约束小组成员和班级成员的活动秩序并让它们内化为成员自身的素养。为了让“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堂”自然生成,学校引入了发言牌、小组学习单、移动白板等教学工具,辅助实现“小先生制”下伙伴学习的高效开展。

  在此基础上,学校逐渐形成了互教互学下伙伴学习的新模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互教互助为原则。在知识获取方式上,学生从完全依赖教师讲解到半依赖教师,再到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自主性渐强。通过分享式学习,形成了“获取—思考—分享—评价”的动态开放式学习过程,为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激发校园新活力

  “小先生制”下“伙伴学堂”的实施,是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坚守与践行、创新与发展。“人人都是小先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让教师退到幕后,学生跟着“小先生”探索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令学生、教师和学校都收获颇丰,使学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验前后测均采用《中小学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来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伙伴互为“小先生”互教互学,创设了独立思考、互相启发、相互协作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开发了学生的潜力。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伙伴的鼓励中,学生的自信得以建立。伙伴的存在给学困生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伙伴小组给了他们更多表达的机会。伙伴们倾尽全力的帮助,毫不吝啬的表扬和鼓励,帮学困生获得成就感,不再被课堂边缘化。在伙伴的交锋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堂”为知识的建构、交流与表达搭建了平台。学生在相互交锋、交流和质疑的过程中相互认同、接纳,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敢于表达、勇于质疑,创新意识生根发芽。在伙伴的交流中,学生的自我得以完善。起初,学生极具自我意识,经常出现各种矛盾。通过建立小组伙伴学习公约,学生学习伙伴交往规则并开展积极、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学会相互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完善。

  推动了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发展。“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堂”倡导以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为重要突破点,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充分考虑伙伴学习的开展,确保学生始终“站在课堂的中央”。学校定期推广课题的典型课例,让每一名教师都成为课题的思考者。课题研究以来,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科研成果显著。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1本专著,并获得南京市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创新奖一等奖。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一大批卓越教师、专家型教师和教坛新秀。

  彰显了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内涵的办学特色。学校紧密围绕陶行知教育思想规划、实施各类教学、德育工作,在工作中体现学生主体、倡导互助合作,推动学生创新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区域内收获了一定的认可度和美誉度,办学特色不断彰显。课题组教师在对外接待中执教研究课30多节,开展专题讲座近50场。2021年,学校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推进会专场活动,就课题研究作了专项汇报和教研课展示;2022年,课题成功申报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在当下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南京市樱花小学始终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以“小先生制”教育理论为先导,积极构建“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堂”,创造了以生为本的课堂新样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互教互学新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下一步,学校将从课程、教学、评价、资源、教师等各方面再作进一步研究,使“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堂”育人体系更加完善,得到更全面、更深刻的演绎与深化。

  (张健 章莉 韩静敏 柏嘉 沈诚)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