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深度地学习初中物理
在全面推进“双减”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名物理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我发现,通过情境创设、实验探究、活动内化等手段,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境撬动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真实的、有价值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像研究者一样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时,我借助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基本特征。在教学“压强”时,我截取了电视剧《父母爱情》中江德福和安杰在海滩散步时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江德福和安杰谁的脚印深?”“为什么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地方有的脚印深,有的脚印浅?”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分析研究,对压强的概念理解更深了。
通过具体的情境还可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并就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然后通过学习验证假设。例如我在进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时,带领学生走进学校的航模教室,让学生观察飞机模型的特征,学生自然地提出了“飞机为什么能够飞起来”等问题,然后我们通过航模起飞等一系列的有趣实验,最终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堂之外,我还常常带学生走进田野、工地、厂矿,探寻生活中的物理。例如走进施工现场,探究提升机、大吊车等是应用了什么物理原理;走进山区考察农户家的用水问题,一些学生通过探究提出“通过虹吸现象,帮山区农户用上自来水”等合理建议,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知识得以活学活用。
探究推动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物理实验中的探究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
在组织分组实验时,我让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流程操作,注意每个步骤,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创新实验,创设新问题。为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在实验教学时,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融合,提出4—6个问题作为课题,指定具体的实验小组来研究,引领学生制订研究计划。我通常会将课题细化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每一个成员都有研究任务。通过课题探究,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在收集实验信息时,我不但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和教师提出的问题,还将实验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如实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根据证据、逻辑和现有知识作出科学解释的思维方法。在表达上,我引导学生根据内容选择具体的表述形式,如文字、表格、图像、公式、插图、微视频等。
在实验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除了在本实验小组范围内进行分工合作之外,我还让不同的实验小组完成同类操作,实现各小组之间的实验数据共享,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驱动
实践性活动是深度学习的有效形式。根据教材,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我在每次活动前公布活动方案,让学生先研究解决方案,再集体开展头脑风暴。学生在探究、分析、预测、形成活动成果的过程中,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新的认知,进一步发展了思维能力。
我还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分工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例如在探索“家乡的桥”实践任务中,有的学生负责查阅资料,有的学生访问相关专家,有的学生寻访施工者,有的学生现场勘查……整个活动既节省了时间,又强化了各个小组的合作、竞争意识,提升了活动实效。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对学生活动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及时改进。在活动评价中,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科学思维、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除了用纸笔测验之外,我还常通过实验操作、学习档案记录等方式,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作者彭开秀系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东沙河街道六合学校)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