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瞄准“卡脖子”技术和地方支柱产业发力——为红土地注入高校“赣”劲
“技术创新水平国际领先6项,国际先进4项,填补国际空白1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1项,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2项。”前不久,江西省首次公布“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涉及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移动物联网、食品、中医药等江西省重点发展“2+6+N”产业。
典型案例中不乏高校的身影:江西理工大学的悬挂式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开发与应用、江西农业大学的猪多肋性状的因果基因鉴别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制造现代化“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地处中部地区的江西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物产及矿藏资源丰富。这片红土地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民军队在这里创建,万里长征从这里启程。但由于交通条件、产业结构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与此同时,江西对教育的投入却并不吝啬,地方政府勒紧裤腰带办教育的故事比比皆是。
如何为老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近年来,江西高校不仅依托区域和资源优势,主动瞄准当地支柱产业发展,还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突破“卡脖子”技术,在红土地上书写教育新篇章。
一片“中国芯”一条产业链——
自主创新,实现从无到有
每到夜晚,南昌赣江两岸的LED灯光秀绚烂夺目。今日的南昌,已成为LED产业重镇:LED芯片产能已跃居全球前三,成为国内最大的大功率LED光源生产基地,手机闪光灯和移动照明出货量全球第一。
南昌LED何以如此耀眼?
这还得从2003年12月,南昌大学一间实验室里发出的一丝蓝光说起。
南昌大学副校长江风益清楚地记得,2003年12月28日,博士研究生莫春兰做实验时,硅衬底蓝光LED材料发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光。
“当时,实验室的其他人都认为光线太微弱,但江老师却很激动:‘有戏,做成器件会很亮!’老师的一句话鼓舞了所有人。”莫春兰回忆说。
经过5000多次试验后,研究团队打破美国、日本在半导体照明领域核心技术的垄断,开辟了一条更节能环保、低成本、高光质的LED技术路线。
此后,团队带头人江风益带领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继续“追光”,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后,又成功研制出发光效率远高于国外技术水平的黄光LED芯片,在全球首次推出不使用稀土荧光粉的纯LED光源,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照明技术路径,成果在国内外推广应用。江风益也于2019年当选中科院院士,获得全球半导体照明突出贡献奖。
“躺在实验室里的科技创新没有生命力,大规模产业化才有市场竞争力。”江风益和团队达成共识,“科技创新要服务于经济发展,科研创新选题方向要围绕行业难点破题。”
于是,工程中心开始创办企业,一边出产品,一边改进性能,在产业化过程中推进技术走向成熟。
“创办企业后还可以招聘外部人才,实现‘人歇、机不歇’的三班倒式科研模式,以前要3年才能完成的实验量,现在只需要1年。”说这话的是工程中心副主任王光绪。2011年,工程中心以南昌大学的名义,联合南昌市和高新区政府创办南昌硅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王光绪也多了一个公司总裁的身份。
“在国际竞争激烈的LED照明领域,从最初的蓝光LED技术并跑到黄光LED技术全球领跑,我们已经牢牢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王光绪介绍说,“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考察芯片制作流程,了解实验室科技创新等情况。总书记的鼓励,成为科研团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不竭动力。”
从无到有,从实验室里走出的产品最终带动了产业的发展。目前,依靠江风益团队的核心技术,江西已孵化出上、中、下游企业19家,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每年带动全国下游应用超过200亿元产值。
尝到高校自主创新的“甜头”,江西进一步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做文章,着力将高校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生产力。
2019年,江西省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落地江西的实施意见》,致力于畅通产学研链条,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转化四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江西一位高校科研人员说,这相当于从省级政府层面出台政策,让高校科技人员吃下定心丸。
稀土领域有了“人才培养特区”——
依托优势,实现从有到强
完成超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稀土永磁变频快速沉积、稀土资源闪速煅烧制备等30余项技术攻关,实现稀土永磁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草酸稀土闪速煅烧制备高纯稀土氧化物等十余项成果转化落地……这是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组建的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成立不到两年交出的部分成绩单。
地处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美誉的江西省赣州市,建校之初,江西理工大学就充分发挥地域资源,逐步形成了稀土、铜、钨、锂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四大特色和优势,并成为国内首个开设稀土工程本科、成立稀土学院,以学科专业链对接稀土全产业链的高校。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考察赣州时指出,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
如何着力培养离子型稀土领域迫切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为稀土产业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稀土学科特区’应运而生,以稀土产业技术难题为导向,学校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和用人企业的合作,通过建立政府提出人才需求、产业提出技术问题、企业提出用人要求、学校组织开展培养的新机制,实现教学相长、研用互促、学做结合。”江西理工大学校长温和瑞说,学校在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博士点设立稀土方向专项招生计划,培养稀土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创新优势。
江西矿产资源丰富,铜、钨、稀土、铀、钽铌、金、银素有“七朵金花”之称,其中钨矿和离子型稀土矿在世界矿业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也成为江西的支柱产业。
如何依托优势,办强支柱产业?
近年来,江西着力破解高校科研滞后于市场需求的难题,创新政策供给,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梗阻。目前,江西理工大学的稀土和钨、东华理工大学的核辐射探测关键技术等400多项科技成果成功在省内转化及产业化,为江西有色金属、航空等支柱产业注入了新动能。
此外,江西近年来持续开展“千名博士教授进千企”专项行动,推动科技人员深入1000家企业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改造等服务。
在与企业的接触中,南昌航空大学研发的从工业污染物中回收金属新工艺,推广到冶炼钨渣、含铜蚀刻废液的金属选择性回收后,为相关企业新增产值5亿元。
为中药“智”造注入力量——
聚焦传统,实现从强到新
排队挂号候诊,老专家望闻问切,开好药方后,药剂师将中药材逐味手抓称量、均分、打包;老百姓把一包包中药拿回家用砂锅煮开、慢熬……一直以来,这些场景是人们印象里中医“慢”和“繁”的生动写照。
如今,这种“慢”和“繁”正在被现代科学技术重构。
近日,在江西中医药大学与江西省赣江新区管委会共建中药制造工艺与装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无人智能中药房特别吸人眼球:配药、抓药、运输、煎药实现全过程“流水作业”,短短10秒,便能精准称量出一服处方中药。
“通过开发一套中医药特色装备来解决人民群众对中医‘慢’和‘繁’的看病难题,是我们研发这套‘未来中医药智慧诊疗、制造、服务系统装备’的初衷。”创新中心负责人、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杨明介绍,团队通过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从中医药设备的科学研究入手,努力给群众看病就医带来方便。
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一直是江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助推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推进国家中药资源与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热敏灸、香疗、食疗等技术和产业落户赣江新区,直接带动13亿元合同金额;牵头开发的中药高效节能系列制药关键技术和装备服务于江中药业、济民可信、上海雷允上等20多家企业,有效推动了中药制造产业化、现代化。
如何聚焦传统,进一步提高优势产业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江西省相继出台《江西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构建‘1+1+N’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启用‘校企通——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江西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江西还把科技成果转化纳入高校评价和考核体系。对成果转化贡献突出的高校,在招生计划、科研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在职称评聘中,将技术应用、成果转化、有效专利和论文一并作为评聘的重要条件。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