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一中学 扎根颍东大地 探索特色发展
多样化发展是高中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路径。把握好国家政策导向,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厘清学校发展思路,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一中学近年来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顺应顶层设计
明确发展定位
阜阳市颍东区结合区域实际,提出“教育强区”的发展战略,引导区域内高中阶段学校错位发展,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作为市级示范高中,阜阳市第十一中学结合区位情况和生源状况,探索抓养成、重艺体的发展路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建设系统德育体系和活动课程。在三年的养成教育体系培养下,学生综合素质有效提升,成为积极进取、身心健康、自立自强、学有所成的优秀人才,并且通过艺体特色课程的学习,在艺术体育方面打通进一步发展深造的路径,成就发展的理想。
立足区域实际
厘清发展路径
只有多样化发展,学校才有特色发展的空间和可能。学校的定位与管理要服务于学校独特的发展路径,课程与教学要有自己独特的体系,条件与资源要围绕学校的特色建设。阜阳市第十一中学通过特色建设取得成效与效能,并形成自己的创新点与闪光点;在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在课程安排、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有效引导师生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努力,让特色由内而外地生长。
学校敢于突破常规,结合发展需要锐意创新,大胆突破瓶颈,善于“借鸡下蛋”“借船出海”,引入社会资源,丰富学校课程。学生是社会的人,学生成长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舞台。所以,学校近年来积极思考利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资源有限的实际,引导学生向善、向上。
首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有计划地把社会力量转化成教育资源。带领学生到颍东区司法部门、颍东区检察部门、程文炳宅院、袁寨镇魏沟阻击战纪念碑等地接受法治教育和乡土教育。同时,学校也把法官、检察官、退休教授等“请进来”,给学生、教师、家长开展专题讲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其次,近年来,社会对学生的资助不断增加,如金悦地产资助的“自强班”和“追梦班”、“武警春蕾资助”等,助力学子进取求学。学校尽全力不负社会的重托,将所有的资助落实到学生身上,消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
此外,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走进儿童福利院、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和孩子的实际行动,组织学生走进阜阳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做文明使者,宣传文明城市创建、交通安全等,把爱心和责任心传递下去,用行动回馈社会。
增强资源意识
丰富课程体系
围绕学生发展需要,学校多措并举开设艺术体育类课程,并通过课程比例的调整实现特色育人和多样化发展。把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统筹起来,以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核心,把“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让品格点亮生命”作为育人追求,围绕自主管理、心理健康、家校共建、评比表彰“四大工程”推进育人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以法治安全、励志教育、爱国教育、社会实践、孝亲敬老、雷锋主题、才艺展示、生涯规划、传统教育、读书分享、体育艺术、家校共建“十二大主题”为核心的育人课程系列。把育人课程模块化、系统化,三年整体构建课程体系,规范课程标准和师资管理。逐步构建起特色育人课程体系,为学生健康发展和专业提升提供保障。
为拓宽学生升学、发展的渠道,学校进一步丰富高考各模块的专业培养力量,围绕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模块在高一、高二年级设置兴趣课程与社团,充分发现、挖掘学生的潜力,让每一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高三年级设置高考专业班级,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考指导,从而为学生指明多维的成长发展路径。
探索多元评价
护航特色发展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对于学校而言,有什么样的学生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学生。阜阳市第十一中学在实践中尝试通过改进结果性评价推动学生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
第一,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倡导尊重学生差异,做学生的导师和引路人,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持续发展。
第二,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探索建立了“十一之星”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从11个维度体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5个维度的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学校把学生在校节约用水、捡拾垃圾、环保生活等行为,通过自评和学生互评的方式,纳入学校“环保节约之星”的评价中。有效引导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调动了更多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逐步形成生活、学习、交往的好习惯,更阳光、更积极、更独立。
(黄文明)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