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 下好名优教师培养“先手棋”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12-10  阅读:次   |
42.9K

  素有崇文重教传统的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多项指标在省内一直处于第一方阵。近年来,通州区大力推进“古沙师韵1311”名师(校长)培养工程,走出了一条名师辐射带动、部门分工协作、载体建设创新的名优教师培养新路径,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名师辐射带动,拓宽培养面

  通州区的名优教师培养工程起步于本世纪初。将近20年的实践探索,孕育了一大批省、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其中有27人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有力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从2021年开始,全区酝酿启动“古沙师韵1311”名师(校长)培养工程,以期充分发挥“在职名优教师的示范指导力、退休名优教师的余热辐射力、省内外名师大咖的思想引领力”,进一步扩大优秀教师培养面。“古沙”是通州区的雅称,“师韵”是对教师成长状态和工作状态的美好表达,“1311”则指梯次培养优秀教师的数量质量要求,即计划用两个周期8年左右时间,在全区中小学遴选和培养1000名左右区级学科类骨干教师、300名左右区级及以上卓越教师(校长)、10名左右教育家型教师和10名左右领航校长。

  培养面的扩大,使更多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的青年教师有更多机会找到自己的成长之路。通州区兴东小学是一所距离城区较远、校舍设备比较陈旧的普通小学。一个偶然机会,该校英语教师张莉进入培养梯队,对接的高校教授以网络形式帮助她磨课、改课,带她与异地学校同行同台上课并相互切磋。短短几年,张莉就已经成长为小有名气的乡村骨干教师。不光她一个,她所在的这所学校已有几位青年教师多次斩获省级优课评比特等奖、基本功大赛的一等奖等大奖。而全区城乡更多的教师在“古沙师韵1311”工程引领下,沿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卓越教师、特级教师乃至教育家型教师的序列成长起来。

  部门分工协作,强化针对性

  通州区的教师培养从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到各部门各司其职、分类施策,再到导师团精心组织、高效运作,建立了一整套分工协作体系。

  局长室主抓干部培养,每年都要对接全国一流高校和专家,组织各学段、各层级校长暑期研修和各职能部门干部培训,这些研修和培训主要指向提升教学管理能力。一批年轻的校长迅速成长起来:金沙中学校长薛军领衔成立了名校长发展共同体,西亭初中校长朱建主持开发的“葫芦科艺”课程、兴东小学校长张卫东的小学生科学教育等已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关注……

  通州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教师发展中心针对各学段特点,分别组织学科类教师培训、毕业班教师培训,帮助教师紧跟教育改革发展前沿动向,提升教学实操能力。灵活采用重返高校、名校访学、话题研讨、跨区交流等培训形式,有效提升了教师培养的档次,一批学科类优秀教师得以崭露头角。金沙中学教科处主任邱磊大力推动杜威研究;教务处主任祝维男开展“基于默会认识论的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此外,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吴国成、研训员张俊等许多教师也都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拔节成长,成为市区两级学科带头人。

  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主要负责区域内有梦想、有激情、有成长潜力的优秀教师培养。培养对象在导师的指导下,确立3年一期的专业发展规划,申报相关科研课题,定期围绕专题会课、磨课、研讨等。高针对性的培养课程,让更多培养对象找到了自己的专业思想生发点、专业进步的兴奋点,让成长之路前有指引、后有鼓舞、内在有更强大的动力。

  载体建设创新,适应新需求

  通州区名优教师培养的基本模式脱胎于青蓝工程: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师傅与徒弟往往是同学段、同学科的教师。但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这一模式越来越难以完全适应教师新的成长需求。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让新教师获得学科信息越来越方便,有些徒弟在某个特定领域有了相当超前的成果;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科的综合与学段的衔接,将专业发展的眼光局限在一定学段和学科内部,常常难以适应新需求。

  “古沙师韵1311”工程进一步丰富了教师成长的平台和载体。师带徒的基本模式依然存在,但进一步拓展了其他模式。一是工作室下设工作坊的模式。南通市中青年名师王笑梅工作室、任卫兵工作室有些成员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他们在工作室指导下分别成立各自的工作坊,“徒弟带徒弟”,让更多青年教师有机会纳入名优教师培养的系列中。二是跨学段、跨学科的研修团队模式。学前教育特级教师张宏云领衔的“童梦”好教师团队,集合了学前、小学、初中三个学段的优秀教师,在幼小衔接、小初衔接领域的研究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三是多元化导师配备模式。区内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为此,通州区启动了“银龄计划”,招募学术修养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各界好评的退休教师重返校园,担负一定的教学任务,同时指导更多青年教师成长。四是“项目工作群引领”培养模式。由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教师发展中心牵头,以研训员杨剑、邵光前、季勇等为核心成员的示范案例开发项目工作群,引领一线骨干教师深研新课标,开发教学转型的示范案例。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关键在人才,“古沙师韵1311”工程是通州区针对新时期师资队伍建设的新需求而确立的教师培养核心工程。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逐步走向高品位,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作者薛小玉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区教体局党组副书记)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