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实验中学 激发党建新活力 锻造品牌党组织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3-04-07  阅读:次   |
42.9K

  厦门实验中学把握时代之势,回应时代之需,建成以“四个自信”为统领的“坚定自信跟党走”组织文化线路和校本课程体系,面向师生开展“四个自信”教育,打出文化滋润、品牌建设、项目驱动的“3+N”组合拳,锻造有温度、有力度的党组织,被评为厦门市先进党组织,党建工作经验在全市组织部门会议上交流,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向全国推广。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专程莅临学校调研。

  文化滋润,血脉传承

  实验中学以党建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物质媒介影响和濡染师生,多维立体地面向师生开展“四个自信”教育。以“文化自信”为例,学校党委将京剧、书法、南音、非遗项目等引入校园,开设京剧唱腔、京剧形体、京剧文化、京胡、藤编、古法造纸、绕线编织、硬笔楷书、书法临摹与创作等校本课程,建成书法广场与京剧长廊,其间布置了篆刻石章、书圣雕像、书体演变地刻、京剧名家影雕、京剧乐器广场、书法名家作品等。该线路不仅是学校党组织文化的舞台、党员教育的基地,而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特色校本资源,被厦门市组织部门和厦门城市党建学院确立为实训基地,全国百余所兄弟学校莅临参观交流。物质文化育人的过程,是将优秀文化融入学生血脉的过程,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验中学党委的领导下,固态的物质文化变成了流动的“源头活水”,校园文化呈现出发展的新气象。

  此外,实验中学党委还充分挖掘学校“小空间”的“大资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角落”,进行红色文化动态展示与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从学校大门口的展示大屏到每次活动课间都会响起的校园广播,从党建活动室的投影设备到师生餐厅的滚动文字条,在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大胆谋篇、谨慎布局,让每一个空间都成为流动的红色文化宣传站。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一次又一次实践中升华,从一次又一次活动中提炼出来。学校以展示窗口为平台,一方面,努力推动红色文化实践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成立思政研究中心和师生党史宣讲团,将语文、政治、历史、心理、美术等学科的课堂搬到校园,推动师生共同参与红色文化建设。学校物质文化不只是固定的、静止的风景,更是活动的、蓬勃的生命。以党组织为领导,构建以“四个自信”为统领的“坚定自信跟党走”的制度文化和校本课程体系,是实验中学党委加强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生动实践,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力量。学校文化建设每天都在“发生”,建立学校制度文化的深层机制,“生发”学校文化的多维内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想境界。学校被评为福建省人文高中、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基地校。

  品牌引领,项目驱动

  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实验中学党委建立了“精新实验”总品牌与各党支部品牌纵横交叉的结构,丰富党组织文化内涵,通过党建品牌建设实现“明确目标、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发干劲”的目标。学校党委“精新实验”党建品牌被厦门市教育工委授予“厦门市教育系统十佳党建品牌”光荣称号。“精新实验”,“精”的寓意是教书育人精益求精、日臻完善;“新”指育人模式和教学策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验”既是学校的名称与定位、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方式,也象征着学校党委带领全体师生敢为人先、实验创新的奋进之志。各党支部品牌则是实验中学9年实践的硕果。学校7个党支部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支部品牌、支部理念,如由语文教师组成的文科第一党支部建成“传承经典,强根铸魂”的党支部品牌,坚定文化自信,传颂、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英语教师组成的文科第二党支部建成“群英荟萃”的党支部品牌,“英”既标志着英语教师的本职工作,更代表着将优秀的共产党员汇聚在一起,以高度的凝聚力、战斗力和优良的师德师风共同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校党委积极推进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工作与教书育人工作共同谋划、共同部署、共同落实、共同检查,将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学校的发展活力,将党组织的向心力转化为学校师生的奋进力,以学校的改革发展成效检验党的制度文化建设实效。实验中学各党支部通过“双培养”机制、党员“三亮”等项目将党员教师锤炼为“为师之表”的流动旗帜。“双培养”机制,即通过党支部学习共同体、党员岗位练兵、党员名师工作室、党员名校长工作室、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谈心谈话制度等多种途径“把党员培养成教育教学骨干,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党员“三亮”中,党员教师佩戴党员徽章亮出身份,把岗位职责、工作纪律等承诺内容与育人成果等工作成效通过公开栏和学校官网等形式公开,主动接受师生监督,形成示范引领。

  学校精神文化的背后是“人”,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熏陶人、感染人、培养人,是为了涵养人的生命气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每一个“人”的价值追求、文化品性,也决定了学校文化的宽度和高度。保障党组织的核心领导,积极发挥“人”的力量是关键,尤其是党委、党支部书记的精神能量,优秀党员的精神涵养。实验中学党委通过党员教师自行申报、党员评议、支部推荐、党委审核确认的方式设立“党员先锋岗”。学校党委根据“四有好老师”内涵,设置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4条评选标准,引导党员教师成长为育人楷模、学科专家、教学能手。对获评“党员先锋岗”的教师实行动态考核,要求其带头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在落实立德树人中发挥“领头雁”作用;要求其带头上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在教学教研方面发挥“排头兵”作用。在实验中学党委引领下,各党支部品牌以“学科育德”为学习重心,深度研磨,开好示范课、展示课;教研组、备课组开展主题实践与专业探究,出版教育专著,发表核心论文,主持科研课题,研发系列课程……将思想建设与教书育人相融合,发挥正面叠加的积极效应,彰显制度文化魅力。

  实验中学通过文化滋润、品牌建设、项目驱动,以物质文化濡染,以制度文化保障,以精神文化引领,以党组织领导下的高品质文化建设推动学校教育品质提升,促进教师内涵发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快速优质特色发展。

  (李丽芬 刘飞)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