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劳动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通过校内劳动、校外实践、家务劳动等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
班级种植园里收获成长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大社会是我们的生活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根据这一理念,学校搭建了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植物生长的奥妙、体验种植乐趣的平台,专门为四、五年级24个班开辟了一块种植园——“一米菜园”。“一米菜园”让学生在“田间地头”学习探究,一方面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学习了解生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珍惜劳动果实。
“一米菜园”采用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运作,学生们商量选种、锄地、设计围栏、播种、回土、浇水……每天到菜园浇水、清理杂草、认真记录蔬菜的点滴变化,成了学生最期待的“工作”。
小小的种植园里,蚕豆在发芽,青菜在长高,苋菜、青蒜在自由生长,豌豆苗在交错攀爬……学生用心播种、细心呵护、仔细观察,及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劳动中感受生命的力量,汲取成长的养分。随着蔬菜一天天长大,劳动的喜悦也逐渐漫溢在每个学生的心田。
微劳动课程中学技能
学校创设了独具特色的微生活课程。微生活课程就是将学生单一、零碎、片段的生活整合为系统、高效、灵动、有趣、多彩的生活的课程。学校大力开展多姿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出“一位老师就是一门课程”,全校教师均可申报开设微生活课程。其中,微劳动课程的设计以生活为导向,以生活为场景,以劳动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适应社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内化过程中促进学生智力和品格的发展。
学校以微生活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劳动教育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向,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微劳动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劳动情感,使他们增强了动手能力。教师们利用教室、食堂、体育馆、种植园、操场等活动场地,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开展系鞋带、扎辫子、缝针线、洗碗、拖地、叠衣服、编织、熨衣服、护理花草、做鸡蛋煎饼等劳动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增长知识,学到各种劳动技能。
学生自主管理校园卫生
为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创建整洁、高雅、宁静的校园环境,学校结合劳动教育,创新了卫生管理的举措。
为进一步净化、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德育处将学校公共场地进行了划分,按班级实行卫生包干。各班班主任制定并细化了“班级卫生任务分工表”,轮流安排值日生,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天早晨,学生到校后都会及时主动打扫,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干净。
各班级的教室卫生区域则分配给每一名学生,每人认领“一平方米”,各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学生每人准备了一块抹布,课余时间随时进行清洁,保持教室一天的整洁。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家务劳动成为特色作业
家庭生活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学校将劳动教育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全面启动家务劳动方案,按年级分层设置,逐级提升,从而保障劳动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学校根据各年级家务劳动安排,将做家务列入家庭作业,并附有“家务完成情况”记载表、评价表。每周,家长对学生在家的劳动进行评价;每个月,学生还要进行小结,记录自己的收获。
学校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开展“我是家务劳动小能手”汇报展示活动,通过竞赛,检测各班学生的家务劳动技能,根据各班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个人竞赛的情况,评选“最佳劳动基地”(班级)、“劳动小能手”等。
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他们在家中奋力备战,都想获得“劳动小能手”的称号。不少家长反馈:开展家庭劳动教育以来,学生身上的变化很明显,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生活能力低下的“懒孩子”了。
(作者曹爱东系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校长)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