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语教育奋进之力夯实教育强国根基 ——2023全国基础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举行
4月15日至16日,2023全国基础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郑州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承办,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协办。
研讨会以“基础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为主题,聚焦高质量基础外语教育发展的内涵与路径,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协同育人、课程建设等教育发展重点问题和热点话题展开权威解读与深入研讨。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近千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人士来到会场,网络观摩人数超百万人次。
我国基础外语教育改革发展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特色
基础教育战线要深刻理解基础教育的重要战略作用和崇高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认为,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始终将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价值导向,持续推进教育资源科学均衡配置。“北京外国语大学落实国家政策,突出学科资源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个教育帮扶项目,如四川省马边县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项目等。”
近年来,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助推教育公平的新引擎。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为亿万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打开了一扇新大门,现在访问量已达200亿人次,外研社《英语》(新标准)系列教材及多种配套教学资源已经上线;2023年3月28日,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一周年之际,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也正式上线,这是教育数字化“三纵三横”内涵的进一步拓展,是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将助力广大青少年形成爱学习、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双减’政策落地后,外研社持续推动阅读服务建设和数字资源建设,依托科学的中小学英语阅读分级体系,为课堂教学、课外服务提供了全场景阅读解决方案,同时为帮助家长规划孩子的‘一站式’阅读路径,推出外研社分级阅读馆,帮助孩子开启英语阅读之路。”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在研讨会期间举办的主题发布活动中介绍道。目前,外研社分级阅读馆已经在全国19个省份开设163个分馆,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读物资源。
中国式现代化也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王定华提出,要主动把中国基础教育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与世界同行进行分享。北京外国语大学正在积极筹办“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系列活动,外研社由其任总主编出版的“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未来一共将出版72本,涵盖了与我国签约的7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和教育等内容,让同行了解实情,掌握动态,领略风光,有所触动。
基础外语教学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助推教师创新、成长与转型
放眼全球,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工业4.0已成现实,人工智能扑面而来,ChatGPT横空出世……如何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学手段,使外语教育事半功倍?如何通过学校课程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后作业质量提升及学习之后评价的质量提升来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以《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教研新行动》为题,从高质量育人的新要求和“大教研”赋能的新行动两个方面解答了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学校提质的教育改革之问。
罗滨认为,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教研机构要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进行供给侧结构性升级,凸显专业性、选择性和时代性,从而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教研转型,主要是在教研的理念转型。“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师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超前的思考与研究,还要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应用与落实。”罗滨在报告中分享了北京市海淀区“一体化”教研模式,并指出“大教研”必然与时代同频共振,进行持之以恒的创新与突破,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师与教育改革。
为更好地助力基础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就教师、发展学生,在发布环节王芳发布了3份报告:《2022年中国外语教材发展报告》总结了我国基础外语教材发展的三大突出特点,为外语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提供借鉴;《2022年中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包括阅读教育年度新方向、研究综述、行业资讯三个部分,内容涵盖了五大研究热点;《2022年英语测评与教学年度报告》汇集了2022年英语测评方面的研究热点、评价改革实践和行业资讯。
高素质教师也需要借助高质量教材持续发挥动能。王定华在报告中表示,北京外国语大学以推进教材建设和管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化国家事权,完善体制机制,严格制度规范,加强全程监管。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的表彰中,外研社荣获“全国教材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出版的20种48部教材也获包括特等奖在内的“全国优秀教材”,其中,基础英语系列教材获奖13项,《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荣获外语学科教材特等奖。
推进育人方式改革,进一步深化外语教育在强国建设中的育人作用
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落脚点还应该是在人的身上,落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就如何培养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人,如何在人类利益紧密的生命共同体里共同进步、成长、发展,如何培养杰出人才、战略科学家等问题,主旨报告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作了题为《全面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的报告。
报告中,张志勇认为,教育要守住三个底线,即要坚持育人第一、健康第一、人格第一。因此,要“重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育人关系”——学校教育是学科教育的主战场,让学科教育回归学校主战场;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是品德教育;社会教育是实践教育,是实践教育的大舞台。“只有实现了家校社在功能上、任务上的协同,才能够真正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
研讨会还设置了5个分会场、举办了9个专题论坛,分别聚焦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和教育教学领域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的展示交流研讨活动。在德育建设论坛中,基础外语教育领域的四位权威专家以“英语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从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学校层面的道德建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坚守与创新、英语教学中的育人与育才关系等不同角度展开深入研讨。
王定华认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中讲,“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重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重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不搞假大空、硬说教,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形成对党的思想感情、对社会公德的认同恪守、对助人为乐的主动践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持弘扬。“为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作出新的贡献。”
(田文山)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