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母语 探寻文化 ——甲骨文化走进河南安阳校园
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止。文明的标志是什么?一是城市,二是文字,三是青铜器。汉字,正是中华文明不间断发展最有力的见证。而汉字“小时候”的“模样”,是在豫北重镇——河南安阳西北小屯的殷墟遗址发现,并被考证为华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
迄今为止,甲骨片已出土约15万片,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其中最著名的两片为《四方雨》《四方受年》,分别刻在用来占卜的牛甲骨上,词曰:“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东土受年?吉。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中土受年?吉。”这两片甲骨上刻写的内容,清晰地记载了先民对自然的认知,对美好丰年的预测与判断,集中体现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019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写道:“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研究甲骨文,识读甲骨文,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传承与发展。热爱汉字,传承母语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安阳古称相州,又名彰德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朝在洹水两岸建都。“一片甲骨惊天下”“三千年前是帝都”是当代甲骨文研究大学问家郭沫若先生对安阳历史文化的肯定与赞美。
文峰区是安阳市核心城区,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新区第三小学、光华中学为河南省第一批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北门西小学、三官庙小学、第二十中学为河南省第二批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三官庙小学、北门西小学、高新区实验小学、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安阳市二十中、安阳市五中、安阳市八中为安阳市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这为文峰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甲骨文化进校园区域教育特色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甲骨文化进校园,让学生从小认识人类“小时候”“早时候”的文字,让甲骨文化从小植根于孩子心中,让中小学生从小种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对于传承和发展甲骨文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近年来,文峰区教育局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不断加快“甲骨文化进校园”在文峰区的整体推进。
开展甲骨文教学师资核心团队培训,举办甲骨文专题讲座、开办甲骨文主题论坛。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甲骨文知识,而且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感情,对推动甲骨文化传承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举办了两届文峰区中小学生师生甲骨文书法大赛。成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甲骨文化进校园专家工作室,各甲骨文特色校申报了省市级甲骨文化进校园专项课题,安阳市第八中学开展学生仿刻甲骨文活动,安阳市光华中学编写《甲骨文故事》,安阳市三官庙小学开发“魅力甲骨”校本课程,安阳高新区三小(安阳市甲骨文小学)编写《汉字小时候》校本课程教材……
在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指导下开展甲骨文化进校园示范校评选活动。在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甲骨文化进校园专家工作室多位学者的指导下,文峰区教研室正在组织编写面向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学段的系列甲骨文化进校园特色课程。
甲骨文化,正从远古走来,并向世界走去。溯源母语,探寻文化,甲骨文化进校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风景。(柳文生 卢全军)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