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备考要重视“遵纲式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不少是以研究高考作文命题为切入口,先研究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再来指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素材积累。我把这种指导称作“遵题式指导”,这在平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指导。但是到高考冲刺阶段,我认为还应该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等纲领性文件来指导,是谓之“遵纲式指导”。
如果把“遵题式指导”和“遵纲式指导”比较一下,不难发现,“遵题式指导”是一种由分析题目开始的具体指导和操练,贯穿写作的全过程,“遵纲式指导”则是先领会高考精神而后进行的顶层指导,是写作之前的基础积累。“遵纲式指导”需要教师仔细阅读高考纲领性文件,梳理和领会文件里涉及写作的内容。众所周知,高考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评价标准。可是在写作指导时,我发现一些教师对引导学生构建价值体系有所忽视,对价值体系或疏离、或悬置、或虚化。其实,凸显核心价值是写作的题中之义,写作本身就是思想内容的呈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已经帮助我们建立了这个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主要包含“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包括如下内容:
“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应当具备的正确政治立场、态度和基本观念,包含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法治意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应当掌握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包含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要求,属于科学思想方法的范畴。
“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应当具备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精神情怀,包含品德修养、奋斗精神、责任担当、健康情感和劳动精神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遵纲式指导”的这些核心价值,都具体渗透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里。如劳动精神,集中呈现在必修上册第二单元,通过学习教材里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时代楷模的报道和《芣苢》《插秧歌》等古诗,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崇高与美丽、劳动的价值与意义,让学生树立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新时代劳动精神,让学生理解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不同内涵。当然,教材课文围绕某一话题组织单元,并不表明这一单元就只具备某一核心价值。比如袁隆平身上,除了创造性劳动精神外,还凸显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健康情感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某一话题也可能在其他课文中有所体现,如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虽然是“发现与创造”人文单元,但涉及了科学家屠呦呦、加来道雄的劳动精神……教材编排的课文内容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说法是一致的。
“遵纲式指导”可以纠正“遵题式指导”中暴露的审题不准和论证不力等问题。只要拥有核心价值观,面对2021年新高考Ⅰ卷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论及“体育之效”这个材料时,就不会仅仅以事论事,就体育论体育,也不会就强弱之变做一番抽象论述。学生就能从国家的强弱之变、自身的强弱之变中,看到大国自信需要吾辈的奋斗和拼搏。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结合材料内容展开文章,就不会出现论述浅、偏、空的问题。如2022年全国甲卷关于《红楼梦》的材料,学生就会关注到材料里“移用、借鉴、独创”这些词语,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看,该移用就移用、该借鉴就借鉴、该独创就独创,三者不可偏废,但同时,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更需要创新;从“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看,无论哪一种方法都需要有家国情怀;从“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看,创新与道德、奋斗、责任都有关联。如此思考,可以使得话题开阔而有深度,体现了科学思维。
“遵纲式指导”可以让学生在较短时间获得高考所需的核心价值观念,可以让学生正确站位、自动站位,以新时代优秀青年的身份和观念来发言。但是,在指导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积累抽象概念,而要将概念具体化,将概念放到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三个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中去运用。比如理想信念这一核心价值内涵是“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如果放到这一认知情境,就会明白理想信念必须联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想信念可增强大国自信、理想信念要肩负时代重任等衍生话题;如果联系自身,就会对“自己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为了实现理想自己应该怎么做”有更具体的体验。
(作者边建松 系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教科处负责人、高级教师)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