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科苑小学 深化落实求突破 提速增效正当时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3-06-01  阅读:次   |
42.9K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科苑小学紧紧围绕“巩固优化提质——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巩固基础教育工作,优化自主发展项目,提升各项重点特色工作质量效果,突出“质量为本,特色为要”,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得到长足发展。

  “礼润生命仪美校园”,加强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学校把“‘礼润生命仪美校园’——学生礼仪文化传承与实践”作为自主发展项目化工作重点,定位为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以“礼仪教育”课程发展为中心的、与多元化校园活动相结合的礼仪主题道德教育项目。项目的目标是在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下以及多元评价制度的辅助下,丰富学生“礼仪”认知、促进“礼仪”反思、提升“礼仪”表现。项目的实践路径在于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中接受礼仪文化教育,在追寻“礼仪”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激活生命潜能、释放生命能量。

  “家校社”多方联动,提升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学校拓宽合作方式、强化培训实效、丰富沟通渠道、完善家庭评价,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探索“家校社”育人新思路、新办法、新形式、新样态,促进“家校社”共育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可操作性。通过交流、培训、评价等合育新模式,进行计划先行、确定目标、注重过程、完善评价、总结提升,形成“家校社联动、教师专家指导、家长与学生主体”的共育格局,初步实现分年级系列化、针对性强、更加有效的“家校社”新样态探索研究体系。

  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机融入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构建“科科见思政、课课讲思政”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积极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联系,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丰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参与实践、体验和研究,真正让思政课程“活”起来,推进思政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加强幼小初衔接,促进一体化课程建设。积极探索幼小初衔接的有效途径。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加强一体化课程设置,大力推进全学段衔接研究。强化学科教师在幼小初衔接教学研究中的主体作用,打造“爱学课堂”。

  依托教育研究平台,探索数学文化实验教学模式。依托教育部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织小学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做好实验校的研究组织工作。深入挖掘具有济南特色的数学文化,构建有生命力的、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文化。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研讨、评比活动。通过对数学文化的研究,使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形成数学文化渗透的策略,将数学文化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强身健体,“苑”景花开。学校根据国家体育部门的要求,让“强身、强家、强国”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学校开设了啦啦操、男足、女篮、网球、田径、击剑等特色项目,创编了“师生脊柱拉伸操”等,同时结合有利资源开展人才选拔和训练工作,在全国足球校园、啦啦操全国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基础上向全面开花的目标迈进。

  打造“行走的课堂”,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学校秉持“善学善思善知善行”的校训,形成“红色研学、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劳动实践”四大研学体系,让学生真实地去触摸这个世界,品尝各个地域的美食、感受地域文化,去看各具特色的建筑,体会不同的城市风貌,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科技的发展,体会不同的气候差异,在旅行中得以学习思考提升。不断拓展学生研学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引导科苑学子在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中播种梦想、放飞希望、积蓄力量。

  依托智能研修平台,开展数字化教研活动。学校借助中央电教馆研修平台的磨课中心和大规模在线教研板块,打造“名师磨课团队”“数据分析团队”“种子教师团队”等各级各类教师团队,助推教师梯队建设,提升教师面向未来教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促进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营造合作的研修文化。

  探索美育视角下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学校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实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发展体系,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艺术教育模式,加强美育课程和高水平艺术社团建设。

  科苑小学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和“出手即出彩”的工作理念,提速增效、快干实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薛艳杰)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