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小学: 充分发挥黄河文化的育人功能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3-07-01  阅读:次   |
42.9K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是中华民族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传承好这个文化符号,守护好这条母亲河,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小学位于美丽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沙滩畔,学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围绕“生态育人”这一主题,组织学生们讲黄河故事、学黄河文化、唱黄河歌曲,充分发挥黄河文化的育人功能,擦亮“生态育人”的新名片,取得突破性成果。

  引黄河文化入校园,营造“河”“海”融合氛围

  学校通过多种举措,引导师生认识到黄河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主动加入“河”“海”文化融合的学习和宣传队伍之中,培养广大师生的文化认同,将对“河”“海”文化融合的认同感浸润到新时代生态文明生活和学习中,从而创新性地运用“河”“海”文化,推广“河”“海”文化,发扬“河”“海”文化。

  为了营造“河”“海”融合氛围,学校书韵楼立足海洋文化,墨香楼立足黄河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也分为黄河文化和海洋文化两方面。学校还充分发挥网站、校园电视台、“小螺号”广播站、校园宣传栏、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作用,引领全体师生认识“河”“海”文化的历史,明确其时代价值,学会讲好黄河文化故事,切实增强师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融黄河文化于课程,发挥“生态育人”作用

  围绕“黄河文化”这一主题,学校建设形成了“基础课程”+“实践课程”+“研学课程”三位一体的“河”“海”特色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方面,学校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课程中渗透黄河文化,在此基础上,以黄河文化为中心,在一、二年级开设经典诗文品鉴课,通过品鉴、诵读黄河诗歌、谚语、传说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黄河文化的灿烂,感知黄河文明;在三、四年级开设“认识黄河”课程,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黄河地理知识、历史沿革等,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索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增强对黄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五、六年级开设“保护黄河”课程,引导学生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家园。

  实践课程方面,学校以黄河素材为着重点,以“海鸥飞翔大课堂”为凭借,开设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如“沙画课程”“树雕课程”“标本制作课程”“美文诵读课程”“沿黄生物研究课程”“环境保护课程”等,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沙画课程、树雕课程、标本制作课程、美文诵读课程、沿黄生物研究课程、环境保护课程等校本课程教材,着眼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研学课程方面,学校以黄河文化为探究中心,通过开展研学活动,引导师生致力于黄河文化的研究,让黄河文化的熏染从校内延伸至校外。学校先后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黄河文化”“探寻纺织历史弘扬黄河文明”等研学活动,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学习、体验、感受黄河文化。

  寓黄河文化于活动,确保“生态育人”实效

  自全校推广黄河文化以来,学校组织开展了“找”“画”“写”“唱”等特色活动,引导师生在活动中获得情感的共鸣。

  找——学校成立“黄河文化科学院”,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了解黄河流域鸟儿的名字、习性、特点等,寻找、收集家乡的黄河植物,分清门类,并制作标本。

  画——学校成立“黄河文化书画院”,学生利用美术课和社团活动时间,进行素描和写生,表达对黄河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热爱。

  写——学校成立“黄河文化文学社”,学生用优美的文字描述感受到的黄河、心中的家乡,书写自己对未来的向往。

  唱——学校成立“黄河文化合唱团”,聘请专业的声乐老师为指导教师,演唱赞美黄河的歌曲,表达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与此同时,学校向家庭和社区推广黄河文化,通过开展“家长大讲堂”等活动,让黄河文化浸润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让学生在家庭中就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学习黄河文化、尊重黄河文化、发扬黄河文化。学校还加强对黄河文化的发掘,重视黄河文化的创新,逐步完善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以使其在育人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闫东系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小学)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