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看世界:北外“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发布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9月2日讯(记者 王强)今天,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指数全球2021”系列指数发布会,该校国际教育学院课题组发布重要研究成果“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该指数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教授领衔的北外“指数全球”项目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瞿振元,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原副主任王战军、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王小梅应邀出席发布会并进行了圆桌研讨。
发布会现场 学校供图
“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以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多轮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形成了教学科研全球影响、师生全球影响、国际交流与传播全球影响、社会服务全球影响4个一级指标,教学、科研、教师、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传播能力、社会服务全球影响 7个二级指标,使用全外语授课课程数量、海外专著数量、海外教育文化机构数量等35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根据“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总榜,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总排名靠前的高校,依次为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在总体排名的基础上,该研究也对“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的四大维度,即“教学科研全球影响”“师生全球影响”“国际交流与传播全球影响”“社会服务全球影响”进行了排名。从更加具体的维度形成了各个分榜单。
与会专家认为,适时研发“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为观察我国大学全球影响和高等教育体系对外开放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推进大学国际化建设,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服务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同时,研发“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还有助于引导中国高校根据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师资结构、学科结构、课程结构和生源结构,通过大学内部结构升级,破解关键教育要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不断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课题组将进一步收集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机构、高校、国际组织等机构的意见反馈,进一步引进国际比较,优化指数结构和功能,使指数评价更加全面客观,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高等教育公共产品。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