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上,也可“跑点题”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时间:2022-03-06  阅读:次   |
42.9K

  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回忆自己接受小学教育时的情形,提到这样一个例子:一次有位学生在黑板上演算,后面少写了一个0,老师很严肃地指出:“说起来差一个0,其实是差很多,而不是差不多。数学上许多时候差一点都不行。”说完老师还把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给大家读了一遍,大家都哈哈大笑……

  数学课上读“差不多先生传”合不合适呢?在张奠宙看来,这样的“跑题”让数学课更具教育特质了。他在书中多次提到,师生间的交流不能只是从知识到知识,数学教师讲点为人处世的道理,即便离题万里一两分钟,如果有教育意义,未尝不可。其实,这样的“废话”学生很喜欢,这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种手段。

  最近,听了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认识万以内的数”。就在新课内容快结束的时候,老师突然问孩子们:“你们以前就认识了那些较小的数,现在又认识了这些较大的数,你们觉得数是大些好还是小些好呢?”话音刚落,一个孩子就说:“当然是大好,比如买东西的时候,钱多可以买更好的,可以有更多选择的空间;做作业的时候,时间宽裕就不需要那么匆忙。”老师没有说话。一个小男孩举手:“我觉得你说的也不一定对,比如买卖东西的时候,卖东西的人觉得这个数大一些会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多挣钱。但是,买东西的人可能就希望数小一些才好,因为小就是省钱。”孩子们自发为他们的精彩对话鼓起掌来。

  “看来,站的角度不一样,对待同一个事情的态度也会不一样。”老师点评道。这时候,一个前排的小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您提的问题就有问题。其实,不能随便说是大数好,还是小数好。”老师故作迷茫地问:“为什么呢?”小女孩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说:“比如,我奶奶的血压数值,这个数太大了不行,太小了也不行,必须正好才行。”“大家觉得呢?”老师问。孩子们纷纷点头:“老师,不能说大数好,还是小数好,要看在什么情况下。”

  听着这些稚嫩的话语,我突然觉得这一段看似“跑题”的讨论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蕴。所谓培养辩证思维,或许就是从这里起步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好教师的秘诀就是:做不太像老师的老师,上不太像课的课!他说,太像那么回事儿,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数学本来就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倘若教师片面强调本质,呈现给学生的可能就是一个X光片下的数学了。面对这个X光片下的骨架,我们还反复问学生,你觉得这个数学美吗?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因为学生从来没有感受过那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数学。数学教学需要凸显本质,但是不能只有本质,更不必一上来全是本质,小学数学教学尤其如此。事实上,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将来走向社会从事纯数学活动的机会是很少的,他们日复一日周旋于工作场所和日常生活之中,一个完整的人的心灵总是把理智与情感、科学与哲学交融于一体的。

  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追求有效无可厚非。但是,追求有效也不必操之过急,更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高效”。特级教师华应龙曾说“我就是数学”,华老师又说“我不只是数学”。也许华老师想告诉大家的是数学教育要聚焦数学,但是又不能止步于数学,因为我们不只是教数学的,而是教人学数学的,更是用数学来育人的。从这个角度看,数学课偶尔也可以“跑点题”。偶尔“跑题”,或许会让数学课变得更有趣,让数学教师变得更可亲,让数学更接近教育。

  (作者储冬生系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