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五育融合”的认识误区
近年来,关于“五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火如荼,形成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五育融合”理论指导体系的建构还不够系统。这与我们对“五育融合”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关。
厘清“五育融合”的概念界定
从“五育融合”的理论进展看,首先是核心概念的界定不统一。学界对于“五育融合”的内涵界定究竟是一种“育人理念”“教育要素”还是“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抑或“既是育人理念、教育要素,又是教育内容、过程”的综合培养体系尚存争议。有研究者认为,“五育融合”是德智体美劳五个“教育要素或维度”而非“教育的内容、过程”。有人认为“五育融合”与“五育并举”并无二致;也有人认为“五育融合”是对“五育并举”的理论深化;还有人认为“五育”本来就是融合的,再提“五育融合”并无新意,断言“五育融合”是个伪命题等。我们认为,“五育融合”既是一种涉及多层面、多系统的综合素养培养体系,也是一种从“五育”割裂,到“五育”并举,再到“五育”融合、“五育”共生和“五育”共美的渐进发展的教育过程体系。面对数字化时代的突飞猛进和高度不确定性,我国基础教育只有回归“五育融合”育人,才能真正培养出未来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是“五育”的渊源、定位及相互关系处理不清晰。有人提出“五育”存在一种价值秩序,以德为先。比如有人提出应将“五育并举”改为“德育为首,四育并举”,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五者间不是“不分先后、不分主次、地位平等”的,而应是以“德育为首”的;或提出“全面发展教育”存在不变的“心灵和谐”抑或“身心和谐”价值秩序。“五育融合”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不断改进探索的育人过程体系,既不能“唯德是举”,也不能“唯智是举”,更不能“唯体是举”“唯美是举”和“唯劳是举”。德智体美劳应均衡发展,不可分割、相互渗透,具体表现为:五育各个要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且平衡的结构之中,必然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交际、身体、审美、创造性、灵性等多元能力的充分发展;五育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如德智体美劳中都离不开知识的掌握;五育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如体育不仅为各育实施提供身体条件,还可以培养人的兴趣、性格、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五育融合”实践中的路径依赖
就“五育融合”的实践推进而论,目前部分学校和教师对“五育融合”的校本化实施还存在一些简单化思维和“标签路径依赖”。有人认为“五育融合”就是指向学生活动的实践,与学科学习并没有多大关系;也有人认为“五育融合”落到学科教学上,融合的科目越多质量越高;或认为实现“五育融合”必然会弱化学科,削弱各育和学科的独特性;或认为“五育融合”就是“打补丁”,缺什么补什么就好;要么认为当前教师的学科认知较为单一,师资水平难以支撑“五育融合”的实现。也有学校习惯于把“五育融合”作为一个教改热词,“五育融合”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五育”在中小学生素养目标定位上,就是“德”定方向、“智”长才干、“体”健身躯、“美”塑心灵、“劳”助梦想,这“五位一体”的培养路径充分结合了人的身体和精神成长需要。我们要探索“五育融合”的育人模式,将“五育”以“一分为五,合五为一”的方式融入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中。
拒绝伪“五育融合”
所谓真“五育融合”,就是让“五育融合”进“日常”,即在一门学科中,通过教学设计将“五育”要素分析和设计出来,最终在课堂中彰显。教师能够将“五育”视为一体,它们在课堂的呈现就是一种自然交叉状态。“五育融合”的实践探索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教育工作者基于对教育规律的不断探寻与思考。
为了让“五育融合”实践变得更真、更善、更美,还需要从以下三点下功夫:
一是明确“五育融合”内涵,肯定其话语表达。从动词词义来看,“五育”的“融”与“合”是形式、过程,是将不同学科及不同领域、校内与校外、个体经验与社会需要相互融合。从名词词义来看,“五育”的“融”与“合”是理念、思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秉持“全人理念”,始终具备关联式、融通式、渗透式思维来观照育人实践。“五育融合”视野下的德智体美劳本身并不会因“融合”而被掩盖,绝不是异化各育之美,它追求的是五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美局面。当前对“五育并举”“五育融合”话语的争议不少,对其话语的解读仍处于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需要业界学者带着教育哲学意识,进一步剖析“五育融合”的内涵是一种不变的价值秩序,还是适时而变的?以期“五育融合”的理论探索从“各执一词”走向“和而不同”。
二是构建“供给侧-需求侧”协同治理视域下的“五育融合”生态系统。首先,构建“五育融合”的家校社共治生态,打通育人边界,扩大“五育融合”的实践场域。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制度形式规定育人主体实施“五育融合”的责任与义务,制度建构相当于为“五育融合”的实施搭建铜墙铁壁。再次,建立基于“五育融合”考评结果的动力机制。如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积极开展“五育融合”教学改革研究,让教师“动”起来;重建新常态的学生综合素养生成评价体系,实施以“五育融合度”为指向的整体评价,让学生“美”起来。最后,建立“五育融合”实施的保障机制,让机制“活”起来。学校要高度重视其资源投入,探索出“五育融合”领域的最佳资源供给配置方式。
三是直面“双减”难题,提升“五育融合”效益,提高一线教师的“五育融合”教学“新基本功”。“五育融合”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借助分科课程体系培育和实现,课程整合是“五育融合”的必经之路。继续探索项目学习、主题学习、深度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融合的内容不止于知识内容,还包括设计价值、目标等多层面。如何科学设计,如何有效融合,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殚精竭虑去思考的。比如,如何建立和分解“大观念”,也就是教师能够基于不同领域或学科内容,对其分析、提炼,融合为一个“大观念”。教师把握住这个“大观念”,在实施“五育融合”教学和评价时,才能有方向感、收获感和自信心。
(作者宁本涛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主任)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