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区:“花式”作业管理助“双减”提质增效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孔任 吕珏铷 陈宋釜 记者 刘盾)小英雄雨来手抄报、数学知识思维导图、百变“帽子秀”……这是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实验学校小学部的作业内容。“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光明区把减轻作业负担作为抓手,在压总量、控时间的同时,不断调结构、提质量,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光明区要求学校组织教研机构,加强作业设计指导,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实验学校小学部推出更具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的“新型作业”,如三年级学生制作教师节英语贺卡等。学校围绕语言“学以致用”的核心素养,把文化情感培养融入语言任务的学习中,学生用英文来记录生活,感受语言的魅力。
为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东周小学把作业设计纳入科组教研、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倡导教师“先做作业”。学校还鼓励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努力保证作业减量提质。
除创新作业设计外,光明区还积极打造作业反馈“新样板”。光明区要求,学校从作业设计到作业反馈全方位发挥作业育人功能,并以作业反馈为依据,不断改进教学内容设置及课堂教学方式。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二年级语文科组的教师,设立作业登记簿,记录课堂作业。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业登记簿可以一物三用。一是反馈课堂作业完成数量、质量,按优、进步进行激励;二是总结出错频率高的知识点,进行二次精讲,夯实提高;三是根据作业,溯源课堂学习状态,助力教学反思。
如何将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串联起来,实现作业管理的质效双增?光明区下村小学先后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每学期开设3次常规作业资料检查,并将其纳入教师期末绩效考核。同时,该校积极开设特色课程、“千人民乐”陶笛练习和艺术社团,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