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错误”发生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时间:2022-02-13  阅读:次   |
42.9K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练习题,题的右边配有一幅插图:在老年运动会上,刘大伯参加了长跑比赛。全程1.5千米,用了9.7分钟跑完,获得了第一名。李大伯跑1千米平均用了多少分钟?

  数学课上,当一个学习小组讨论这道题而没有结果时,组长向我请教这道题的解法。我习惯性地向全班询问:“谁会做这道题?”学生纷纷举手,我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板演。

  这个学生是这样列式的:1.5÷9.7=___。我问全班学生:“对不对?”学生齐呼:“对!”“对吗?”我微笑着看着全班学生。

  “难道不对?”善于思考的乔飞翔皱起了眉头。“我知道了老师,这道题里有两个大伯,一个是刘大伯,一个是李大伯,这幅插图也是这道题的一个条件。”乔飞翔恍然大悟。

  我微笑着让孩子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认真讨论起来。过了一会儿,

  我开始提问:袁浩冉组最先抢到了发言权,组长袁浩冉给这道题的列式是1.5÷(9.7+2)=___,并把列式写到了黑板上。写完之后,教室里一片安静,好像全班都对他的列式满意。

  我笑了笑说:“这种列式对不对,还是你们讨论讨论再做决定吧。在讨论过程中,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看清题意,找准条件,弄清问题!”

  这时,张康平把手举了起来,孩子们安静下来,齐刷刷地看着他。“老师,我看出问题来了。”他有些激动,“老师,这道题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速度,刚才袁浩冉的列式是不对的,按照他的列式,得到的结果是速度,而这道题要求的是时间!”

  全班一片哗然:奥,原来是这么回事!

  “很好!那我们看看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每人思考两分钟,然后告诉我。”

  “老师,是不是这样做的……”一向腼腆的岳增益小心翼翼地站起来说。

  “好,你说说看。”得到我的鼓励,岳增益大胆地说起来:“老师,你看是不是这样的:(9.7+2)÷1.5=?”

  我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列式吗?”

  “老师,我认为是这样的:路程÷时间=速度,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那么,时间÷路程所得到数就应该是一个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不就是这道题要解决的‘跑1km平均用了多少分钟’嘛!”

  孩子们陷入了思考中,看到这种情况,我首先对岳增益的“解法”表示了肯定,然后让学生再进一步分组进行讨论: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讨论中不明白的地方再提出来,让全班共同解决。

  一会儿,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孩子们基本都认可了岳增益的解法,问题看似就这样圆满解决了。

  这时张康平又站了起来:“老师,我同意岳增益的解法,但我又想到另一种解法,可能会让我们更好理解。”

  “你还有其他方法?好呀!说来听听。”我微笑中带着鼓励。

  “老师,我是这样想的:路程÷时间=速度,1.5÷(9.7+2)≈0.13千米,0.13千米就是李大伯的速度;同样:路程÷速度=时间,那么李大伯跑1km所需要的时间就是:1÷0.13≈7.69分钟。这样是不是更好理解呀?”

  “是呀,老师,这样我们更容易理解了,我们更明白了!”孩子们欢呼起来!而我也为全班孩子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赞”字。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但很多情况下,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这是对学生的不信任,也是教师不自信的一种体现。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创新意识和潜在能力。我们要去鼓励他们、引领他们、激发他们,让每个孩子的潜质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人人都成为自主学习、善于探究的能手。

  (作者刘荣侠系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中心小学)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