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手不释卷成为习惯
一日,我照例巡视校园,遇到一位青年教师。他问我这样的问题:“‘双减’之下我们比以前更忙碌了,因而读书时间受到了挤压。现在真不知道如何忙里偷闲来读些书?”
确实,“双减”之下,学生在校时间变长了,教师工作强度变大了,属于教师的闲暇时间少之又少。而读书需要闲暇,有闲暇方可读书。这位青年教师的问题,也触发了我的思考。
“你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我笑着对他说,“有一位语文老师时常在课间捧着一本书坐在教室里忘情地阅读,他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凝神思考,时而动笔圈画……学生经常看到老师如此痴情地坐在教室里读书,也来了兴致,纷纷带来书籍,学着老师的样子,在课间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渐渐地,读书的风气在班级蔓延开来了。”
“这位老师真的太有智慧了!”青年教师赞叹地说,“他的做法为我们诠释了怎样进行忙中偷闲的读书,也给我们展示了何为身教的力量。”
“你说得对!”我点了点头说,“这位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这样的做法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启发。
“其一,手不释卷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常态。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度过、发展、超越。读书,拨亮的是心灯,升华的是灵魂。书中有知识,那是勤奋而聪慧的先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探寻和打捞出来的璀璨之珠;书中有精神,那是勇敢而坚韧的人们在不懈追求的进程中将理想上升为行动,从而盛开出生命之花;书中有思想,那是长久思考与无畏批判的哲人以其全部的精神力量种植而成的永恒之果;书中有智慧,那是用人生的体悟与理性的考问融会而成的灵魂之光……教师读书,是给自己的心灵给养加钙;教师读书,是给自己的心里装上一台成长的发动机;教师读书,更是让自己能自信地应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所以,教师切不能因忙碌而放弃读书,教师的生活须臾离不开读书。”
“其二,教师手不释卷是给学生的一种无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教师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智慧,并用以影响和教育学生。‘双减’之下,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如何合理安排闲暇时间?读书无疑是丰富学生闲暇生活的一种方式。所以,此时更需要我们能像这位语文老师那样,更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在学生面前手不释卷,丰厚自己,唤醒学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其三,师生手不释卷是学校的一种文化气质。学校要有学校的样子,要有自己的精神样貌,要有自己的文化气质。而这种精神样貌,这种文化气质,往往是通过师生的言行举止而体现出来的一种习惯、一种品性,一种历久弥新的文化气息。读书理应成为学校师生的共同习惯,成为实现以文化人的基本活动,成为养育学校文化的阳光雨露。倘若一所学校的教师都能崇尚经典,手不释卷,那么他们周身定然会散发出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他们定然也会关注学生的阅读。假若这样,学生定然也会在教师的教育和感召之下,以书为友,手不释卷,崇尚阅读。倘若如此,学校定然就会飘逸着书香,拥有自己独特的气质。
这时,青年教师有些激动地说:“您的这番解读太精辟了!‘双减’确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青年教师更应该积极应对。‘双减’需要我们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需要我们拥有智慧工作的头脑。”
“你的话语也很精辟啊!”说罢,我们朗声地笑了起来。
(作者潘文彬系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校长)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