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陪我共成长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写道:“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会表现出对成就、尊重以及表扬的需求。”从中可以看出,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然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很难全面客观地给每个孩子评价,那些没能及时得到应有评价的孩子,积极性可能就会受挫,长此下去,孩子的发展内驱力就会减弱或消失。作为班主任,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平台,既要做好指导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在集体中真正成长起来,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积分制评价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产生发展内驱力,使班级管理事半功倍。
积分制我来定
四年级开始,我在班级实行积分制评价。我负责向学生传达思路,具体细则由全体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商议决定。学生讨论很充分,列出具体详细的加减分项目,涵盖上课、作业、两操、午餐、放学值日、班干部职责等方方面面:如预备铃声响后,立刻进教室入座,并安静下来,准备好学习用品加1分;如按时按质完成各科作业加1分,迟交一次作业扣1分,缺交一次作业扣2分;如准时到操场做广播操加1分,迟到一次扣1分,无故缺席一次扣3分。
经过一学期的实施,我们发现班里出现不少新问题,班委会组织学生进行积分方案的修改与调整。我班的积分制非常灵活,是班级的风向标,每学期都会根据班级的不同情况进行修改。
积分卡小组制
积分细则有了,由谁来打分?我召开班级会议,民主选举记分员,通过竞选投票,票数多的前6名作为记分员,我将48名学生分为6组,每个记分员负责记录8名学生的积分情况。他们每人手中都有一张积分卡,根据小组成员的当天表现进行加减分。
分数的统计和公布一定要及时,每周三下午的班会,6名记分员要对自己所负责同学的总积分进行核对并当堂宣读,这样不仅每个人的分数透明公开,而且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当天的加减分情况反思自己的行为。如果时间充裕,我们还会开展“我对分数有话说”活动,班级小记者以分数较高的学生为采访对象,让他们发表感言,或者介绍学习经验。
小积分大作用
我们班积分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的各项表现都可以加分,让后进生也有机会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佳,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才能去弥补,从而在班集体中实现自我价值。比如韩楚楚平时成绩虽然不好,但是她特别擅长踢毽和跳绳。我鼓励她发挥自己的特长,韩楚楚在学校冬季运动会上代表班级参加比赛,一举拿下踢毽和双跳两项冠军,在班级特殊贡献中获得10分奖励,全班学生以热烈的掌声给予祝贺和鼓励。还有学生虽然平时少言寡语,但总是默默为同学服务,比如张波每天清晨第一个到班级为同学放好椅子,主动搀扶受伤的同学去食堂就餐等,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同样可以获得奖励分。长此以往,班级里正能量满满。积分制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肯定,获得了成长。
小积分凝聚成长点滴
我们班学生对画图特别感兴趣,我建议他们根据自己每周的得分情况绘制积分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横坐标为周次,纵坐标为积分数,学生根据自己每周的积分在相应的坐标系中点上点,将每个点连接起来就是这个阶段的成长轨迹。有的折线一直向上,但倾斜度较小,这是属于班级里表现一直稳步上升的孩子;有的折线直线上升,这是班级里非常优秀的孩子;有的折线一波三折,上下波动,这类孩子自控力差。根据积分统计图,每个孩子都可以对自己一学期的行为表现进行反思,老师也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孩子的成长变化轨迹,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转变学生的一些不好行为。
积分制评价打破了传统的班主任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班级出现了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积分制评价的引领下,每个学生在找到自身闪光点与价值的同时,也为班级发展作出了贡献。
(作者殷 琳系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