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青年教师的“双减”焦虑
一日,一位青年教师询问我这样的问题:“现在‘双减’了,课堂教学要提质增效。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课堂教学经验本来就不足,‘双减’之后经常出现课时不够用的现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学好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这是一位有思想、有责任心的青年教师。看着他焦虑的样子,我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作为青年教师,能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你很有进取心啊!”
听了我的话,他有些腼腆,而后笃定地说:“如今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我们岂敢不进取!”
“我深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一定是绿色的发展、生动的发展、轻负高效的发展。然而,当我们走进课堂,面对学生的时候,就有些手忙脚乱,甚至束手无策了。”他接着说道。
“其实,面对‘双减’政策,我们要把握好‘减’与‘增’的关系,‘减’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减’是为了更好地‘增’,‘减’的只是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增’的应该是学生快乐学习的体验、高效学习的质量。所以,正如你所说,课堂教学必须提质增效。”我继续说道,“据我多年的观课发现,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教材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二是对教学中生成性资源不善利用,常常是按部就班地走教案;三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不够关注,往往只重视自己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造成‘教’与‘学’的关系失衡。”
“您说的这些情况在我的教学中确实存在。”说罢,他又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思忖片刻,说:“我们首先要把功夫用在备课上。教育家于漪老师有一句名言‘把备课作为研究’,她每上一课都要经历‘三次备课’和‘两次反思’的过程,足见她对备课的重视程度。备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双减’之下如何备课却是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把备课当作研究,花大气力吃透教材、设计教学。当然,备课还要备学生,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情状况,精心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做到目中有人、手中有法。”
“其次,我们要重新审视和定义课堂。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学起来、习起来、动起来、忙起来才行。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和激励者。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要敢于放手,‘把鱼儿放到水里让它自己游’;二要适度介入,时而‘大鱼带着小鱼游’;三要激发情趣,让学生感到学习有意思;四要激活思维,让学生感觉学习有魅力;五要授之以渔,让学生觉得学习有收获。如此做到‘五要’,我们就能变‘教’为‘学’,以‘教’促‘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拉长和放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学生学习的经历变成一种学习的经验和智慧。”
“再次,我们要致力于培育带得走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学好所学的内容,当然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追寻。但是,如果我们把教学目标定位于此还远远不够。有这样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把所学知识都忘掉,剩下的才是你的’。学习的知识会忘掉,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是可以带得走的。所以,课堂教学要由‘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而这正是‘双减’背景下,我们所要追求的一种提质增效的课堂学习生态。”
此时,这位青年教师高兴地说:“您的话确实让我有豁然开朗之感。‘双减’的突围之路主要还是在课堂,课堂教学要回归学生的学习,让学习看得见;课堂教学还要回归学生主体,让成长更自然。”
(作者潘文彬系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校长)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