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误”正业的 美术老师
20多年来,我一直在美术教学岗位上,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牵手”阅读教学,并且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
5年前,学校成立“广小香樟影院导师团”,校领导建议我尝试阅读教学。美术与阅读怎么联系起来?这样做是不是“不务正业”,怎样才能不“误”正业?
面对陌生的跨学科教学,除了请教身边的同事,自我学习也很重要。我制订了满满的学习计划,进入了“快充”模式,在互联网上汲取各种知识。那段时间,我活力满满,享受着工作与学习的美妙。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写道:“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泽,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美术教学中,我除了要传授给学生技能技巧外,还应该跳出思维的围墙,寻找其内部的光彩。
我开始寻找那座连接美术与阅读的“桥”。美术与阅读结合的教学方式我从未尝试过,没有模板、没有路径,而我又想给学生一种别样的美学体验,这真的有点难。还记得第一次执教电影课《飞屋环游记》前,我查阅了大量这部电影的文字资料、视频资料,根据学情制订教学计划,比如引导学生通过造型解读人物性格,透过色彩了解人物心理变化,多角度讨论剧中的“灰色”人物等。
就这样,我的美学阅读课有时带领学生破解色彩密码,有时与学生一起解读人物造型,有时探究画面中的服装、建筑,有时聊聊蒙太奇……备每一节课都需要阅读大量资料,这个过程有点煎熬,但对我而言,每一次都是在探索,都是在拓宽思维。
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我也收获了许多美好。2016年,我参加了“滴灌书屋”公益阅读活动。在随后的媒体报道中,我读到了一段温暖的文字。学生钱景浩说:“如果每节美术课都这么好玩,那就太棒了!”他曾经对美术课很抗拒,而我的美术课让他产生了兴趣。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探索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此同时,这种美术与阅读牵手的教学方式也吸引了同行的关注,我多次在省、市、区级教学平台甚至图书馆与同行、家长进行交流分享。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走得远。2017年暑期,我携手几位美术教育界大咖,在温州市图书馆举行“香樟园”艺术赏析活动,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美学阅读课程。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将自己的实践和所思所悟整理成文发表在报刊上,自己也成了所在地区的亲子阅读推广人和读书推动人物……这些收获都是我出发时未曾想过的。
当初,我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书中那个在原地不动的小矮人唧唧,偶然的机会让我鼓足勇气走出舒适区,寻找新的奶酪,是兴趣激励了我、学习充实了我、学生陪伴着我,让我遇见了未曾想过的成长,也遇见了那个未知的自己。
(作者张菡君系浙江省温州市广场路小学)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