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要“兴利去弊”
新学期开始后,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的孩子学习、生活步入正轨,有些家长却表示家校共育的“甜蜜负担”也开始了。近日,家有两个孩子的合肥市民李先生表示,开学后,两个孩子的学校通知家长“自愿参加护学岗、看自习等活动”,这让他有些吃不消。据了解,李先生面临的情况并非个例。
让家长参与学校相关事务,是家校共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我以为,家校共育并非把家长当成一个“筐”,什么事务都往里装。
先拿“护学岗”来说,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段恰逢交通高峰期,人流量、车流量都大,如果没有人为学生安全“护学”,极有可能引发交通安全事故。面对这种状况,学校理应第一时间联系交管部门协助“护学”,为学生上学放学的安全“保驾护航”。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学校往往拿家校共育做文章,动辄以“通知”的方式,甚至以“命令”的口吻,让家长参与“护学岗”,这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再以“看自习”为例,“看自习”属于一种教育教学管理行为,这项工作理应由学校教师承担,属于教师的“本职工作”。相反,如果由家长“代劳”,势必会造成教学和管理的“脱节”。而且,学生也会因为“看自习”的是家长而不是教师,心理上容易忽视“管理者”的存在,极易造成管理上的纰漏。可见,家长“看自习”弊多利少。
更为关键的是家长不是“闲人”,他们也要工作,也有自己的事情。学校动辄把家长“请”来“护学”“看自习”,表面上看是家校共育,实则是把本该属于学校的“分内事”推给了家长,这样的家校共育岂不“走了样”“跑了调”。
因此,我认为别让家长背负家校共育的“甜蜜负担”。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健全报备制度,对需要家长参与的事务严格把关,做好甄别,切忌什么事务都“扔”给家长,以免给家长增加过重的负担。另一方面,家长要理性参与学校事务,要学会对学校说“不”,切忌“委曲求全”,最终给自己增添烦恼和负担。
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对家校共育予以规范,不妨通过“画红线”的方式明确家校共育边界,明确家长责任,不让学校“胡来”。
当然,如果家长确实能抽出时间参与学校事务,这对孩子各方面的成长也是有利的。一方面,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陪伴;另一方面,家长为学校和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对孩子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起积极作用,而这需要家长理性看待参与学校事务与家校共育的关系,不要沾上功利化色彩。
(作者叶金福系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