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小学课后服务优化升级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下午四点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先锋小学的课后服务活动中,戏曲社团总是最热闹的那一个。
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春季新学期,内蒙古各地中小学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全面提升学校的育人能力和服务能力。
“通过持续开展这些高质量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挖掘和培养兴趣爱好,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真正提升学生体育美育素养。”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先锋小学校长李海强告诉记者,“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通过充分挖掘教师潜力、邀请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方式,不断充实课后服务师资队伍,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目前学校已经有腰鼓社团、葫芦丝社团、古筝社团、武术社团、科技社团等24个社团,活动覆盖全体学生。新学期以来,学校调整社团发展思路,在做精做强上下功夫,
同阿鲁科尔沁旗先锋小学一样,新学期里,内蒙古很多中小学通过丰富学生社团活动推动课后服务“升级换代”。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第一实验小学,这学期,学校延续“课后辅导+社团”的模式,积极组建各科学生社团,开展主持、舞蹈、美术、书法、马头琴、手工、合唱、足球等多种多样的课后服务内容。
锡林浩特市第十四小学校长门建利告诉记者,自实施“双减”政策以来,学校不断完善课后服务,在开设35个专业技能较强的社团基础上,又开发了覆盖全员的班级特色活动,并逐步形成“1+X+N”模式。“1”即作业辅导,“X”即必备一项技能特长,“N”即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保证学生在学校完成学业任务的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激发自我潜能、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锡林浩特市第十四小学课后服务的“升级”还体现到了教育评价中。“这学期开始我们正式启用了自主设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这样就将日常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能深层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才观。”门建利说。
包头市为了促进课后服务质量再提高,新学期伊始,面向社会广泛招募非学科类教师纳入课后服务教师储备库,支持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教师主动服务校内课后服务,由校外教育机构精选科技、音乐、舞蹈、美术、语言类专业教师,为学校提供“菜单式”选课服务,实现校内外课后服务教师资源有效衔接、优势互补。目前已有800余名教师报名参与。
各类优质的课后服务,不仅为内蒙古各地学生提供几十分钟的延时课程,更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郝文婷 通讯员 赵柏暄)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先锋小学的戏曲社团学生学习活动中 学校供图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第一实验小学的国际象棋社团正在活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供图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