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威县第七小学:强化劳动体验 收获成长快乐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时间:2022-04-14  阅读:次   |
42.9K

  小心翼翼地给刚刚冒芽的红薯苗施肥、浇水,拿着小铲蹲在山楂树下松土、锄草……又到每周劳动课时间。河北省威县第七小学三年级一班的学生们在班主任老师穆书映带领下,来到校园操场西南角的实践基地开展劳动体验活动。

  威县七小依托劳动实践基地,探索打造“3+X”劳动教育模式,通过校内落实相关课程、校外鼓励开展家务劳动,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劳动体验中提高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收获成长快乐。

  结合多年实践,该校探索形成了“3+X”劳动教育模式,即“一节、一日、一周,班级需求(X)”。其中,“一节”是把综合实践课程确定每周一节为劳动教育课,采取集中或分散形式进行,让学生参与种植、管理等,给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一日”是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定为劳动日;“一周”是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之后的第一周定为劳动周,各班根据学校规定时段自由选择主题,把课堂开到劳动实践基地。“X”即学校根据班级需求,随时对学生开放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们到基地浇水、培土、除草、施肥、修剪、采摘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品味收获的喜悦。

  该校专门开辟近2200平方米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童心百果园”种植果树112株,有山楂树、木瓜树等7类品种,每到秋天瓜果飘香。占地770余平方米的“成长林”栽种有108株银杏树和玉兰、榆叶梅、北美海棠等花木,四季风景美不胜收。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孩子们有趣的课堂和快乐成长的乐园。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该校又一特色。作文课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基地,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大自然,用笔描绘大自然;数学课让学生实地去丈量与计算;科学课让学生去识别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生活即教育,推进劳动教育必须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因素并形成育人合力。并要避免走入只见‘劳’不见‘育’、只是‘活动’而非‘劳动’的误区。”主管副校长赵冰认为。为此,该校研究制定《家庭劳动作业手册》,分层设定各年级家庭劳动内容和目标,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熟练掌握5项家务劳动技能。

  在学校积极引导下,孩子们个个化身“家务小能手”:低年级的学生学会了自己洗袜子、叠被子,在家主动拖地、洗碗、整理房间。高年级的学生学会了烧菜、做饭,成为“厨艺小达人”。

  疫情反复,一度“宅家”学习。六年级学生赵志霖尝试做起了美食,香喷喷的挂面抱蛋、香肠卷鸡蛋、吐司披萨新鲜出炉。“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制作过程是快乐的,内心是自豪的。以后,我还会做许多美味的食物给爸爸妈妈吃!”赵志霖开心地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陆晓婧 金树梅)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