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思政课的源头活水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时间:2022-05-15  阅读:次   |
42.9K

  考试结束了,试题的难度系数与我预设的是否一致?学生的反馈情况如何?一个店老板的女儿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读九年级的女孩正在和妈妈谈论这次道德与法治考试情况。她表示有些题过难,需要很多时间思考,而课上老师往往没有留下时间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学生口中所谓的“难题”,也就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女孩绘声绘色的讲述让我想到:日常听评课过程中,诸如此类“学生无暇思考”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有的教师在上课时设置了情境,缺少了设问;有的设置了问题,缺少了学生活动;有的展开了学生的活动探究,又缺少了点拨、生成……这些归纳起来,就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课程,应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使命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学生的思维启迪,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教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呢?

  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可借用音乐、漫画、微视频等形式,并以任务驱动和活动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对情境的感知、理解、体验深化中进行交流总结、发表见解、梳理归纳,不断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教师恰当的设疑启思,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教师可以针对一个情境恰当设疑,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思考讨论来延展思维轨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在执教统编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国人中国梦》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中国梦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个道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105页“相关链接:《诗经》和《礼记》中记载的古人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并设置了一个问题链来开启学生的思维。问题1:你从文段中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是什么?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对未来社会美好憧憬的表达?问题3:古人的这些梦想能不能实现?为什么?问题4:大家刚才畅谈的中国梦能不能实现?这样,循循善诱,步步推进,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梦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引导学生用历史、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教师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同伴互助,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继而探索发现知识、感悟明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

  教师还要把道德与法治课开设在社会生活的大课堂里。我在执教统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内容时,曾带学生走进当地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检察院、县人民法院等,让他们看看悬挂国徽的地方,旁听案件庭审的现场,并以此为契机撬动学生思维的马达。同时,教师还要经常关注时政新闻和社会生活现象。开课前,教师以最新的素材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进一步探索的愿望。课堂中,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并通过这些具体事实和例证表明教材阐述的道理和要求;或针对教材中的基本理论、观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在思维的碰撞中,在归纳和演绎中,在观点的交锋中,达成价值的澄清和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结课时,引导学生以教材中的理论观点为指导,尝试解决自己学习、生活、思想中的实际问题,并把这些理论观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对学生进行思维力的培养,是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要使命。教师要把创造性思维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让他们乘着思维之帆,在课堂上自由徜徉。

  (作者剧爱玲系河南省唐河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